kaiyun体育登入口

首頁 > 高等教育 > 正文

風“豫”同州,守望相助! 黃河科技學院牢記使命勇擔當

發布時間:2021年07月28日19:37 來源:河南高教

近日,麵對這場突如其來的汛情險情,黃河科技學院聞“汛”而動、逆行衝(chong) 鋒,第一時間吹響防汛救災“集結號”。全校上下全力應對、攜手互助,牢記使命、勇於(yu) 擔當 ,在大雨大災麵前築起“安全堤壩”“愛心堤壩”。


確保師生安全 全校上下抓緊抓實防汛工作


黃河科技學院堅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把保障師生生命安全作為(wei) 學校防汛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牢牢守住安全底線,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抓緊抓實學校防汛各項工作。


防汛期間,董事長胡大白、校長楊雪梅時刻關(guan) 注防汛工作,關(guan) 心教職工的用水用電和網絡是否正常運行等,及時安排和協調相關(guan) 人員解決(jue) 出現的各種問題。校黨(dang) 委書(shu) 記賈正國表示,要發揮好領導靠前指揮和示範帶頭作用,發揮好基層黨(dang) 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dang) 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切實做好防汛救災工作。校黨(dang) 委副書(shu) 記趙會(hui) 利關(guan) 注學生宿舍安全,對學生宿舍存在的問題進行細致的排查。副校長羅煜第一時間來到防汛現場,和後勤集團、校產(chan) 管理處、建設指揮部、保衛處、各級值班崗位等職能部門的員工在防汛期間堅守一線,及時發現汛情,第一時間處理,確保師生正常教學和生活保障。



7月22日上午,黃河科技學院防汛應急指揮部總指揮、校長楊雪梅帶隊督查防汛工作,實地查看校園、校舍、道路、樓宇和有關(guan) 實驗儀(yi) 器設備設施,慰問師生和一線工作人員,主持召開學校防汛防疫工作會(hui) 議,聽取各工作組工作匯報。楊雪梅要求,相關(guan) 部門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要立足崗位,認真負責,切實做好汛期校園各項保障服務工作;要居安思危,警鍾長鳴,加強安全防範,確保校園師生和財產(chan) 等各項安全。



在學校的統一部署下,各部門職工奮戰在校園各個(ge) 角落,為(wei) 平安校園保駕護航。後勤集團集中力量清理校園環境,第一時間排除校園積水,對校園地麵大量泥沙進行細致清理。保證路麵清潔的同時,他們(men) 還在辦公區域和教學樓展開消殺,做好校園內(nei) 防疫工作。餐飲部組織從(cong) 業(ye) 人員對門店進行整理的同時,餐廳和商業(ye) 街保持正常運行,目前餐廳就餐正常,商業(ye) 街物資保障充足。保衛處員工全麵排查積水點,不畏艱險快速疏通下水道,在積水較深危險處設置警示標誌,將荷花池四周拉起警戒線,有序有效地進行排查險情。他們(men) 在積水未完全清除前,站在深水中,引導師生和車輛有序通行。全校上下團結一條心,彰顯了黃科院人實幹奉獻,頑強拚搏的精神。


心係中原大家庭 傾(qing) 情助力防汛抗洪


連日來的持續性強降雨,使得鄭州市多地出現嚴(yan) 重內(nei) 澇和罕見洪水,災情時刻牽動著黃科院每一個(ge) 人的心。


學校周邊小區受到暴雨影響大多停水停電。7月22日,在校門口值班的保衛處職工得知附近居民用水困難這一情況後,主動為(wei) 居民解決(jue) 難題。保衛處副處長馮(feng) 峰第一時間向校領導匯報,帶領員工們(men) 迅速接通水管引出校外,在東(dong) 門和西門口設置接水點,免費為(wei) 居民們(men) 提供自來水。這一舉(ju) 措受到了附近居民的熱烈歡迎,得知消息的居民們(men) 紛紛帶著水桶等前來接水。大家在現場紛紛說道:“黃科院真是太暖心了!”“這下我們(men) 用水可方便了!”還有的居民說:“黃科院老師和學生真幸福呀,這麽(me) 多小區停水停電,你們(men) 這裏一切正常,真好!”



7月23日晚,鄭東(dong) 新區金融智穀因為(wei) 現場電力不通,無法及時卸載救災物資,急需揚聲器喇叭和臨(lin) 時照明設備。黃河科技學院獲悉此消息後,第一時間準備了LED燈350個(ge) 、喊話器300個(ge) ,及時送到了指定位置,解決(jue) 了燃眉之急。



7月24日上午,校長楊雪梅、副校長羅煜帶隊到管城區十八裏河辦事處捐贈帳篷150頂、雨衣700套、抽水泵10套、水帶20卷等防汛救災物資,十八裏河街道辦事處黨(dang) 工委副書(shu) 記梁慧傑、黨(dang) 政辦主任馬清亮、人大辦主任袁豔賓共同接收了捐贈物資。楊雪梅表示,當人民遭遇災害時,我們(men) 理應站出來,為(wei) 社會(hui) 、為(wei) 轄區做點事情。今天所捐贈的一點救災物資,代表了黃科院的一點心意,希望把這點愛心傳(chuan) 遞下去,讓社會(hui) 更溫暖、更和諧!讓城市更美好!


黃河科技學院還主動與(yu) 管城區、二七區、中原區的防汛指揮中心、民政局、區慈善總會(hui) 、轄區辦事處等單位對接,表示學校可為(wei) 救災誌願者等提供吃飯、住宿、洗澡等場地。7月23日,學校後勤集團積極進行準備,在短時間之內(nei) 就準備了誌願者食宿、洗澡、熱食用餐等,把黃河科技學院的關(guan) 懷和溫暖送到每一位防汛抗洪人員的心坎上,用實際行動支持防汛救災工作。


冒雨急診連軸轉 附屬醫院為(wei) 百姓安全健康保駕護航


在雨勢最大的7月20日——7月22日,黃河科技學院附屬醫院急診科作為(wei) 鄭州市第63號急救站,承擔鄭州南區的急救任務,共接診130人次,其中院前急救任務32趟,院前解救或醫療幫助群眾(zhong) 32人,包括60歲以上老人4人、幼兒(er) 3人、孕產(chan) 婦3人、危重症2人。



在院前急救任務中,由於(yu) 水勢急劇增加,急救站01號急救車水中熄火,急救人員和患者被困於(yu) 水中。急診科副主任張鐵山第一時間組織人員,親(qin) 自奔赴現場,將車輛和被困人員從(cong) 水中救出,安全送回醫院。一線車被淹無法立即繼續出車,二線車立即上線,持續開展院前急救。被困水中的急救醫生邢汝月、護士餘(yu) 星正在生理期,在冰冷的水中浸泡142分鍾,持續救治患者,並將病人接回急救站。回到醫院後,大家勸她們(men) 休息,餘(yu) 星說:“我是急救護士,院前急救是我的崗位,危難之際,我不當逃兵!”更換衣服後,她繼續執行院前急救任務。當天,餘(yu) 星共執行急救任務16趟。



外科副主任石獻洲、急診科副主任張鐵山連續三天駐守科室,堅守崗位、組織突發事件和危重病人的搶救與(yu) 協調處理;晁彪、王冬梅、張培帥、曹全德、邢汝月、於(yu) 青霞、黨(dang) 磊、許夢傑主動要求加班;急救員魏宇航連續工作48小時;司機梁普、羅亮、薛勇、羅亮嚴(yan) 格執行防汛安全要求,安全駕駛,將每名患者安全護送回醫院,還主動為(wei) 患者撐傘(san) 擋雨。在一趟幼兒(er) 驚厥的院前急救任務中,患兒(er) 在高樓層居住,由於(yu) 電梯停運,晁彪、魏宇航、梁普等步行至28樓,現場穩定病情後,又將患者自28樓抬至救護車,安全護送至醫院。在一趟胎膜早破的急救任務中,孕婦住在27樓,出診醫護人員邢汝月、魏宇航自20樓將患者抬回救護車,並安全送至醫院。最近幾天,由於(yu) 市政供水未恢複,為(wei) 了保障醫院白天正常業(ye) 務用水,總務科安排人員每天晚上從(cong) 學校拉水補給醫院水箱,一幹就是8到10小時,一直到天亮……


沒有人叫苦,沒有人喊累,他們(men) 默默地,為(wei) 百姓的安全健康保駕護航。


師生主動請纓 在抗洪一線綻放愛的力量


麵對洪水,黃河科技學院師生聞“汛”而動,主動請纓,誌願服務,奔赴搶險第一線。暴風雨中,他們(men) 挺身而出,堅定地守護在有需要的人的身邊。


藝體(ti) 學部學生黨(dang) 員張相峰、丹澤欣、何雲(yun) 飛跟隨商丘救援隊來到金水區萬(wan) 達廣場集合,給附近各處受困群眾(zhong) 送救濟物資。麵對傾(qing) 盆大雨,他們(men) 堅守在抗洪一線,清理淤泥、搬運物資,救助受困群眾(zhong) 一刻都未停歇,從(cong) 晚上9點多忙碌到次日早上5點,隨後又跟隨救援隊去更艱難的一線——中牟參加救援,直到下午4點才結束救援工作。7月21日,張相峰加入商丘退伍軍(jun) 人義(yi) 務救援隊,和20多名退伍軍(jun) 人一起奔赴災情嚴(yan) 重的前線進行救災。藝體(ti) 學部學生黨(dang) 員周翔跟隨許昌市救援協會(hui) 出發來到受災嚴(yan) 重的長葛市古橋鎮,和隊員們(men) 立刻配合解放軍(jun) 官兵扛沙袋、堵缺口,從(cong) 下午6點一直忙碌到淩晨1點。藝體(ti) 學部學生何雲(yun) 飛、湯韻暉、張飛宇、劉堅輝、趙可雨參與(yu) 新鄉(xiang) 市抗汛救災工作,幫助當地誌願者搬運救災物資。



應用技術學院車輛工程專(zhuan) 業(ye) 學生王佳豪積極參與(yu) 社區組織的抗洪搶險誌願者工作,為(wei) 各個(ge) 小區住在高層無法下樓的弱勢群體(ti) 送去飲用水與(yu) 食物,並幫助他們(men) 解決(jue) 個(ge) 人問題。應用技術學院土木工程專(zhuan) 業(ye) 學生謝澤宇在鎮政府組織下,和誌願者們(men) 一起進行河堤加固增高工作,他們(men) 手手相傳(chuan) ,將河堤增高並加固鬆軟河堤1米左右。


醫學院學生蔡笑積極響應地方號召,主動加入青年抗洪突擊隊,為(wei) 抗洪工作獻出微薄之力。商學院物流班學生盧旻,在災情發生時還在昆山打暑假工,看到家鄉(xiang) 受災,就義(yi) 無反顧地踏上了回鄉(xiang) 救援的路。從(cong) 鄭州到新鄉(xiang) ,兩(liang) 天時間救了200多人。商學院投資與(yu) 理財專(zhuan) 業(ye) 學生景宏鈺加入登封大學生誌願者隊伍,守河道、搬物資、鏟土,幫助家鄉(xiang) 重建。商學院學生劉子涵,在暴雨中坐著衝(chong) 鋒舟去一家一戶的救人,搬物資,目前還在參與(yu) 救援工作。工學部學生吳小旺在7月23日下午跟隨鄭州金水區猛獁衛士應急救援隊到河南省新鄉(xiang) 市衛輝市參加救援,目前正奮戰在衛輝市抗洪一線。



外國語學院學生第三支部書(shu) 記王洪劍和教工第一支部書(shu) 記張偉(wei) 鋒在得知二七區有大量援助物資需要裝卸,急需誌願者時,立即趕往行雲(yun) 路與(yu) 贛江路口的物資集中裝卸點加入誌願者隊伍,與(yu) 其他誌願者共同努力搬運500件水、40噸礦泉水等救災物資。藝體(ti) 學部音樂(le) 科教中心教師閆筍奔赴災情嚴(yan) 重的新鄉(xiang) 洪門擔任誌願者,站在積水嚴(yan) 重的路口疏導交通、站崗執勤。遠程與(yu) 繼續教育學院教職工馮(feng) 星真加入升龍城六號院社區誌願者隊伍,和家人一起幫助裝卸發往新鄉(xiang) 等地的救災物資。附屬醫院教職工李春霞在小區停水、電梯停電的情況下,主動為(wei) 21樓家裏隻有老人和孩子的鄰居代買(mai) 菜,並將小區居民捐贈的物品運送到指定地點。商學院法學科教中心孫廣坤、晉龍濤、許樹青參加鳳凰台社區、英才社區的誌願服務活動。


師生捐款捐物 眾(zhong) 誌成城情係家園重建


 暴雨雖無情,大愛暖人心。在災情麵前,黃河科技學院師生和校友們(men) 積極捐款捐物,為(wei) 家園重建貢獻力量。





藝體(ti) 學部舞蹈科教中心積極發動老師捐款,其中張驍睿老師捐款1萬(wan) 元。附屬醫院副院長於(yu) 春霞向河南省慈善總會(hui) 捐款1000元。河南省昊隆實業(ye) 集團董事長、黃河科技學院書(shu) 畫藝術研究院院長、校友王好君帶領集團員工向長垣市紅十字會(hui) 共捐款246300元。醫學院校友祁西濤捐贈5000元,為(wei) 災區重建奉獻自己的力量。藝體(ti) 學部2010屆畢業(ye) 生邵軍(jun) ,代表“維維股份”河南分公司向母校附屬醫院和周邊社區捐贈價(jia) 值3萬(wan) 餘(yu) 元的產(chan) 品。2016屆畢業(ye) 生董振華代表董欣集團,為(wei) 辛苦堅守防汛搶險的一線人員送去了軍(jun) 用雨衣80套、一次性雨衣500個(ge) 、手電筒100支、頭燈30支、雨傘(san) 20把、饃片50箱、小麵包50箱、火腿腸50箱、牛奶50箱等,表達了他們(men) 的問候和與(yu) 幹部群眾(zhong) “萬(wan) 眾(zhong) 一心,眾(zhong) 誌成城”的決(jue) 心。2007屆畢業(ye) 生塗誌民、劉成方為(wei) 受災群眾(zhong) 提供生活物品和飲用水,並開通雲(yun) 之聲雲(yun) 救援,傳(chuan) 播救災信息。2008屆畢業(ye) 生蘆旭帶領家人為(wei) 受災群眾(zhong) 送去生活物資和飲用水。商學院市場營銷專(zhuan) 業(ye) 學生李慧玲向新鄉(xiang) 市發改委赴衛輝救援隊捐贈100多個(ge) 麵包。黨(dang) 委宣傳(chuan) 部王征同誌在新聞上獲知山西救援隊缺水,在鄭州市大麵積停水的情況下,去附近超市購買(mai) 礦泉水送到救援隊車上。黨(dang) 委宣傳(chuan) 部趙芳芳同誌組織協調華中農(nong) 業(ye) 大學校友會(hui) 進行募捐,並在第一時間把采購到的一批自熱米飯、牛奶、火腿腸、紅牛等食品送到新鄉(xiang) 的搶險救災現場,協調校友會(hui) 聯係購加上廠商捐贈共計十台發電機送往新鄉(xiang) 輝縣。


洪水無情 黃科有愛


從(cong)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到抗洪救災,在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在情況最危急的時刻,黃河科技學院校領導和全體(ti) 師生都積極以實際行動秉承愛的初心,踐行社會(hui) 責任,彰顯了黃科院人的博愛情懷。


這份愛,是河南力量、中國力量的縮影。積力之所舉(ju) ,則無不勝也。滴水匯成暖泉,大愛必有回應。鄭州加油!河南加油!



二審:高楊 三審:陳強 責任編輯:馬孝民

最新發布

公眾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