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体育登入口

首頁 > 高等教育 > 正文

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研究生黨總支賡續紅色血脈,譜寫“青春之歌”

發布時間:2021年08月24日20:08 來源:河南高教

近期,鄭州市遭遇千年難遇的特大暴雨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反撲,經濟社會(hui) 和人民群眾(zhong) 財產(chan) 遭受巨大損失,抗洪救災和疫情防控工作麵臨(lin) 嚴(yan) 峻挑戰。


哪裏有危難,哪裏就有鮮紅的黨(dang) 旗;哪裏有險情,哪裏就有無畏的共產(chan) 黨(dang) 員。麵對來勢洶洶的險情疫情,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二臨(lin) 床醫學院研究生黨(dang) 總支六個(ge) 支部黨(dang) 員臨(lin) 危不懼,盡銳出戰,奮勇奔赴支援抗洪防疫第一線,共參與(yu) 防汛救災、核酸檢測任務100餘(yu) 人次。在他們(men) 的帶領下,陸續有350餘(yu) 人次研究生投入抗洪防疫阻擊戰,在實際行動中賡續紅色血脈,築牢衝(chong) 不垮的 “紅色堤壩”,鑄就攻不破的“堅強堡壘”,展現當代中國青年的擔當精神,譜寫(xie) 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救災一線,黨(dang) 群協力築牢“紅色堤壩”


水火無情,人間有愛。在災難麵前,尤其能夠表現出一名黨(dang) 員的黨(dang) 性觀念和黨(dang) 員操守。抗洪救災,不但是對黨(dang) 組織戰鬥力的檢驗,也考驗著一名共產(chan) 黨(dang) 員的先進性。

7月20日,河南遭受重大洪澇災害,緊急關(guan) 頭,第二臨(lin) 床醫學院研究生黨(dang) 總支各支部黨(dang) 員積極響應黨(dang) 和政府號召,挺身而出,與(yu) 誌願者同心攜手,參與(yu) 到抗洪搶險及災後重建工作中。


在這場特大暴雨災害中,大量救援物資送往鄭州,各社區、服務中心需要大量的人力搬運救援物資。一支部潘海濤、張靜曉,四支部丁冰倩、陳雨等黨(dang) 員和多名同學分別前往省婦女兒(er) 童活動中心、行雲(yun) 路贛江路等地搬運物資及愛心防疫包。麵對如山的泡麵、礦泉水,他們(men) 沒有退縮,用有力的雙手中築起救援的橋梁,成為(wei) 受災群眾(zhong) 重建家園的堅強後盾,彰顯了共產(chan) 黨(dang) 員的優(you) 秀本色。


康研、張靜曉在物資搬運現場



除了辛苦的體(ti) 力工作,二支部黨(dang) 員趙文宇等同誌為(wei) 救助者鋪設了一條“網上救援”之路。根據安排,趙文宇負責搜救信息錄入工作,對求助信息進行整理歸納。同時她又號召同宿舍的入黨(dang) 積極分子段啟、葉倩雅及其他親(qin) 朋好友加入,為(wei) 鑄就堅固的救援之路添磚加瓦。


趙文宇正在收集救援信息


趙文宇收到的感謝信


趙文宇說:“在核實信息時看見一條條被獲救的消息,看見一直被困人員的求救,內(nei) 心的激動與(yu) 無力相互交織。看到信息編號從(cong) 屈指可數到成百上千,心中五味雜陳,一方麵為(wei) 我們(men) 可以受災中的人民送去點點星火感到高興(xing) ,另一方麵又心酸於(yu) 受災人數的不斷激增。由衷希望這次如夢魘般的災情能迅速消散,歸還我們(men) 的歡聲笑語,河南人民的生活早日回歸正軌!”


涓涓細流終將匯聚成希望之海,衝(chong) 破桎梏,奔湧向前,每個(ge) 人所付出的汗水,都會(hui) 匯聚成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巨大力量。在這場時間與(yu) 速度的較量中,研究生黨(dang) 總支的黨(dang) 員把抗洪救災作為(wei) 開展黨(dang) 性教育的主戰場,彰顯青春的蓬勃力量,黨(dang) 群協力築牢衝(chong) 不垮的“紅色堤壩”,共參與(yu) 抗洪救災20餘(yu) 人次,帶動參與(yu) 抗汛救災100餘(yu) 人次,讓鮮豔的黨(dang) 旗在抗洪救災一線高高飄揚,用行動證明“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


抗疫戰場,逆行而上鑄就“堅強堡壘”


8月初,新冠肺炎疫情反撲鄭州,陸續出現的確診病例牽動人心,抗疫勢在必行。在省衛健委、醫院的緊急集結、迅速部署下,第二臨(lin) 床醫學院研究生黨(dang) 總支黨(dang) 員積極增援,奮勇而上,弘揚偉(wei) 大抗疫精神,使之轉化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強大力量。


8月5日以來,第二臨(lin) 床醫學院研究生黨(dang) 總支100餘(yu) 人次參與(yu) 到核酸檢測任務中去,帶領第二臨(lin) 床醫學院研究生陸續參與(yu) 的有300餘(yu) 人次。他們(men) 忘卻疲憊,輪流上崗不間斷進行檢測,準時準點完成任務。


參加核酸檢測人員出發前合影


一支部黨(dang) 員侯露陽積極響應號召,第一個(ge) 提出申請,他說道:“我是黨(dang) 員,召必戰,戰必回。我時刻準備著。”


侯露陽在進行核酸檢測


在黨(dang) 員先鋒模範帶領下,無數沐浴在黨(dang) 旗下的研究生緊隨其後,爭(zheng) 先報名。入黨(dang) 積極分子趙沛沛兩(liang) 次主動請纓,她的生日是伴著明月,在重複又嫻熟的采集動作中度過;二支部黨(dang) 員賀於(yu) 娟經曆了超長時間、超高強度的采集工作毫無怨言,不懼不退,爭(zheng) 分奪秒,連續工作六個(ge) 小時期間,隻在社區小學教室以紙箱為(wei) 床,塑料袋為(wei) 被,席地而睡,短暫休憩,然後立即投入第二輪采樣;三支部博士李巧稚科研任務繁重,但是在進行一輪核酸檢測任務之後立即報名進行另一個(ge) 社區的檢測工作;一支部組織委員張璐鵬在家鄉(xiang) 受汛情嚴(yan) 重影響的情況下,沒來得及回家就義(yi) 無反顧地參與(yu) 到檢測隊伍中去……在艱苦的檢測過程中,他們(men) 不顧衣衫濕透、雙手腫脹發白,仍然勇於(yu) 奉獻,揮灑汗水。


小夥(huo) 伴們(men) 為(wei) 趙沛沛簡單慶祝生日


核酸檢測間隙席地而睡


像他們(men) 一樣的研究生黨(dang) 員同誌還有很多,他們(men) 的名字或許不會(hui) 被記住,但身為(wei) 中醫人、研究生黨(dang) 員,他們(men) 在抗擊疫情中擔當青年責任,逆行而上鑄就“堅強堡壘”。


薪火相傳(chuan) ,青年中醫學子為(wei) 國擔當


一部人類史就是一部和疾病做鬥爭(zheng) 的曆史。


一部中醫史可以說就是一部抗疫史。


在與(yu) 傳(chuan) 染病鬥爭(zheng) 過程中,中國古人積累了豐(feng) 富的經驗。人民日報海外版也曾刊文:抗擊疫情,要發揮中醫藥獨特優(you) 勢和作用。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說,中華民族幾千年都是靠中醫藥治病救人。特別是經過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非典等重大傳(chuan) 染病之後,我們(men) 對中醫藥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認識。他指出:中醫藥要傳(chuan) 承精華,守正創新。


在繼承發展中醫藥的隊伍中既有去年援鄂的鄭福增副院長,蘆曉帆博士等;也有今年暴雨突襲,奔赴新鄉(xiang) ,返鄭後來不及休息就又支援抗疫一線的王育勤、李永亮等老師。


他們(men) 用艾灸、耳穴壓豆等中醫特色療法為(wei) 洪澇受災群眾(zhong) 解除病痛,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為(wei) 新冠肺炎病人辨證施治,用中醫特色療法緩解很多患者的腹瀉、失眠等症狀。


中醫藥的魅力引領著當代青年中醫學子,前輩們(men) 的精神與(yu) 事跡影響著當代青年中醫學子。


以三支部黨(dang) 員葛文靜為(wei) 代表,奮戰在一線的研究生們(men) ,積極為(wei) 社區群眾(zhong) 介紹汛後疾病預防及疫情防控的相關(guan) 知識,依據自身所學的中醫專(zhuan) 業(ye) 知識和河南省衛生健康委中醫處發布的由二附院製定的《河南省洪澇災害成人常見疾病中醫藥防治方案(2021年版)》內(nei) 容,為(wei) 前去領取物資、藥品的居民細心講解包含痢疾、泄瀉等多種洪澇災害後常見疾病的中醫藥防治。


葛文靜為(wei) 受災群眾(zhong) 講解災後中醫藥防病知識


二支部婦科研究生徐琳琳,在看到孕婦前來做核酸檢測的時候,熱心詢問準媽媽的預產(chan) 期,叮囑她產(chan) 前產(chan) 後的注意事項。


不少居民都為(wei) 青年中醫學子們(men) 豎起大拇指,向他們(men) 致謝。汗淚交織雖艱辛,但看到這樣溫馨的畫麵,聽到這樣溫暖的感謝,每個(ge) 人心裏都湧出一股暖流。


在每一次祖國需要、人民需要的時刻,第二臨(lin) 床醫學院研究生黨(dang) 總支的黨(dang) 員們(men) 都挺身而出,使命必達,在傳(chuan) 承、運用中醫藥中為(wei) 民解困,為(wei) 國擔當。


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鬥而升華。在這場抗洪攻堅戰、疫情阻擊戰中,第二臨(lin) 床醫學院研究生黨(dang) 總支這支年輕隊伍,不懼困難、奮勇而上、挺身而出、擔當奉獻,用汗水和實際行動詮釋黨(dang) 員的責任和擔當。作為(wei) 省級樣板黨(dang) 支部所在總支,全體(ti) 黨(dang) 員以實際行動踐行醫學生誓詞——健康所係,性命相托,在抗洪抗疫工作中展現出激昂的青春力量,彰顯新時代青年醫學生的精神風貌。


二審:高楊 三審:陳強 責任編輯:馬孝民

最新發布

公眾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