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体育登入口

全國各地落實“雙減”成效如何?看看數據怎麽說

發布時間:2021年10月26日16:14 來源:光明日報



  “雙減”後一段時間以來,我國義(yi) 務教育階段小學與(yu) 初中生的作業(ye) 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具體(ti) 情況怎樣?過重的作業(ye) 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對於(yu) 學生的全麵發展有什麽(me) 影響?今年秋季學期開學後全國各地落實“雙減”具體(ti) 措施的成效如何?


  從(cong) 2013年起,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調查與(yu) 數據中心組織實施的中國教育追蹤調查(CEPS)對分布在全國21個(ge) 省級單位的112所初中、200所小學的4萬(wan) 多名學生及其家長、教師、學校領導就基礎教育領域裏的廣泛議題進行了持續調查。今年暑假期間和秋季學期開學以後,就“雙減”工作的落實情況及各相關(guan) 方麵的意見和看法又展開了專(zhuan) 題調查,讓我們(men) 一起看看數據怎麽(me) 說。


  近幾年的數據調查結果顯示,當前我國義(yi) 務教育階段學生家長中有42.2%希望子女能讀到碩士及以上學曆,希望子女讀到本科的有53.5%,兩(liang) 者合計95.7%,這與(yu) 我國當前高等教育的容量有著不小的差距。並且,隻有31.4%的家長表示能接受子女在初中畢業(ye) 後分流去職業(ye) 學校。


  在對子女教育充滿較高期望的同時,廣大家長還表現出高度的教育焦慮。小學和初中生的家長們(men) 有84.1%的同意“孩子受到全麵且良好的教育,是將來應對激烈社會(hui) 競爭(zheng) 的最有效手段”的說法,82.1%的家長同意“小學或中學能否上好的學校,對於(yu) 孩子的發展非常關(guan) 鍵”,54.6%的家長同意“家長需要盡一切可能為(wei) 孩子提供最有利的條件,至少不能比其他大多數孩子差”,54.5%的家長同意“孩子如果考不上好的大學,人生成功的概率就會(hui) 大大降低”,47.6%的家長同意“家長為(wei) 子女教育投入再多的時間、精力和金錢也不過分”,46.1%的家長同意“孩子教育上的成功都需要以犧牲一定當前的快樂(le) 為(wei) 代價(jia) ”,甚至有22.3%的家長認為(wei) “孩子比周圍多數孩子的表現差,對家長來說是非常難堪的事”,有21.8%的家長認為(wei) “孩子的學習(xi) 成績不好,是家長對子女教育失敗的表現”。我國義(yi) 務教育階段學生家長們(men) 對子女教育期望和教育焦慮普遍處於(yu) 高位,直接轉化成對子女學習(xi) 要求和校外培訓的壓力。


  “雙減”前,2021年春季學期有48.1%的小學生和初中生參加了學科類校外培訓,50.8%的小學生和初中生參加過非學科類校外培訓班或請過家教


  數據顯示,在“雙減”工作全麵落實之前的2021年春季學期,一年級小學生課後完成學校布置的書(shu) 麵作業(ye) 平均時間為(wei) 0.3小時,二年級學生為(wei) 1.1小時,三年級學生為(wei) 1.3小時,四年級學生為(wei) 1.5小時,五年級學生為(wei) 1.5小時,六年級學生為(wei) 1.5小時,七年級學生為(wei) 1.6小時,八年級學生上升到了2.1小時,九年級學生更是達到了平均2.2小時。這顯然與(yu) 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家庭書(shu) 麵作業(ye) ,小學三至六年級書(shu) 麵作業(ye) 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60分鍾,初中書(shu) 麵作業(ye) 平均時間不超過90分鍾的減負目標存在一定的差距。過重的作業(ye) 負擔會(hui) 造成對學生體(ti) 育運動時間、社交娛樂(le) 時間、甚至睡眠時間等其他類型生活時間的擠壓,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調查結果顯示,2021年春季學期,有48.1%的小學和初中生參加了學科類校外培訓,包括參加校外培訓班或者是請家教。並且從(cong) 小學到初中,隨著年級的增長,學生參加學科類校外培訓的比率也持續提高。小學一年級有三分之一(33.3%)的學生參加了學科類校外培訓,二年級有41.6%的學生參加了學科類校外培訓,三年級為(wei) 43.9%,四年級則一下提升到了49.6%,五年級為(wei) 49.7%,六年級達到了51.8%。初中階段,學生參加學科類校外培訓的比率都超過了一半,並且逐年級增長,七到九年級分別為(wei) 54.6%,55.4%,56.6%。義(yi) 務教育階段的學生除了51.9%的沒有參加學科類校外培訓以外,有17.8%參加了一門學科類校外培訓,16.8%參加了兩(liang) 門學科類校外培訓,13.6%參加了三門及以上的學科類校外培訓。這些近半數的參加學科類校外培訓的小學生和初中生,平均每周花費時間4小時,學期學費支出平均為(wei) 7341元。


  在體(ti) 育、音樂(le) 、美術等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方麵,2021年春季學期,50.8%的小學生和初中生參加過非學科類校外培訓班或請過家教。這部分學生平均每周花費時間3.9小時,學期支出平均為(wei) 6328元。不同於(yu) 學科類校外培訓的參與(yu) 率隨年級增長而升高的趨勢,非學科類校外培訓呈現隨著年級的增長快速下降的趨勢。一年級小學生參加非學科類校外培訓的比例高達67.4%,二年級為(wei) 63.0%,三年級為(wei) 63.9%,四年級降到了6成以下,為(wei) 55.1%,五年級為(wei) 51.3%,六年級為(wei) 52.7%。初中階段,學生參加非學科類校外培訓的比例更是急劇下降,七年級為(wei) 38.1%,八年級為(wei) 25.4%,而九年級隻有17.9%的學生參加了非學科類校外培訓。這樣一增一減兩(liang) 種趨勢,使得在義(yi) 務教育階段,校外培訓隨著年級的增長日益呈現出以學科類培訓為(wei) 主的格局。


  調查數據顯示,在2020年全年,家中有小學生及初中生的家庭在子女校外培訓方麵的支出平均為(wei) 21487元,中位數支出為(wei) 10000元,平均占家庭在2020年總收入的15.3%,有25.1%的家庭子女校外培訓支出達到或超過了家庭總收入的20%,10.3%的家庭子女校外培訓支出達到或超過了家庭總收入的30%。所以,校外培訓不僅(jin) 是學生和家長在時間和精力上的負擔,對家庭的支出也是一個(ge) 較重的負擔。


  “雙減”後,2021年秋季學期參加學科類校外培訓的小學和初中生為(wei) 21.7%,參加非學科類校外培訓的比率為(wei) 38.9%


  進入“雙減”工作全麵貫徹落實的2021年秋季學期,數據顯示,參加學科類校外培訓的小學和初中生為(wei) 21.7%,比春季學期的參與(yu) 率下降了26.4個(ge) 百分點。這一部分學生平均每周用時5.4小時,人均學期支出7326元。與(yu) 上學期相比,平均每周用時增加了1.4小時,而人均學期支出減少了15元,這說明“雙減”工作各項措施的落實不僅(jin) 顯著減少了參加學科類校外培訓學生的數量,同時也降低了學科類校外培訓的收費,減輕了家長負擔。


  2021年秋季學期義(yi) 務教育階段學生參加非學科類校外培訓的比率為(wei) 38.9%,與(yu) 上學期相比下降了10.9個(ge) 百分點。這一部分參加非學科類校外培訓的學生平均周用時3.8小時,比上學期少0.1小時;學期支出5600元,比上學期減少了728元。在時間和支出上與(yu) 上學期相比都有所下降,但支出下降的比率更大。再一次體(ti) 現出“雙減”工作的落實不僅(jin) 降低了校外培訓的參與(yu) 率,同時也推動了校外培訓收費水平的下降。


  大多數家長讚成政府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的舉(ju) 措,超七成的家長對學校本學期提供的課後服務表示滿意


  調查結果顯示,對於(yu) 政府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的舉(ju) 措,有42.6%的小學生和初中生家長表示非常讚成,29.6%的家長比較讚成,兩(liang) 者合計72.2%;有16.9%的家長不表態;隻有6.4%家長比較不讚成,4.5%的家長非常不讚成,兩(liang) 者合計,對政府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的舉(ju) 措不讚成的家長不到十分之一。


  在政府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的各項具體(ti) 規定中,家長對於(yu) “校外或線上培訓結束時間不晚於(yu) 晚九點”這條規定的支持度最高,達83.6%;“線上培訓不得提供和傳(chuan) 播拍照搜題等惰化學生思維能力、影響學生獨立思考的不良學習(xi) 方法”,支持度為(wei) 78.1%;“嚴(yan) 禁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從(cong) 事學科類培訓”,支持度為(wei) 66.6%;“學科類培訓機構必須登記為(wei) 非營利性機構”,支持度66.4%;而“校外培訓機構不得占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學科類培訓”這條規定的支持度為(wei) 62.2%;對“嚴(yan) 禁校外培訓提供境外教育課程”這條規定的支持度相對最低,但仍有55.4%的支持率。


  義(yi) 務教育階段學校全麵提供課後服務是貫徹落實“雙減”工作的重要內(nei) 容之一。調查顯示,2021年秋季學期,全國65.6%的義(yi) 務教育階段的學校提供了課後服務。這部分學校中有44.5%的是本學期才第一次開始提供課後服務的。對於(yu) 家長接孩子有困難的學生,有58.3%的學校提供了延時托管服務。另有19.6%的學校課後服務有第三方機構和個(ge) 人參與(yu) 。


  在課後服務的內(nei) 容上,86.4%的學校組織完成課後作業(ye) ,79.6%的學校安排學生自主閱讀,68.6%的學校開展德育、體(ti) 育、美育、勞動教育,60.2%的學校組織科普活動,58.2%的學校組織社團活動。調查中也有14.4%家長反映學校在課後服務中存在講授新課或集體(ti) 補課的現象。


  對於(yu) 子女所在學校本學期的課後服務,有33.0%的家長表示非常滿意,37.2%的家長表示比較滿意,兩(liang) 者合計70.2%;有23.5%的家長認為(wei) 學校的課後服務一般;隻有3.9%的家長對學校本學期的課後服務比較不滿意,2.4%的家長非常不滿意,兩(liang) 者合計,對子女所在學校本學期提供的課後服務不滿意的家長不到一成。


  形成合力,確保“雙減”工作的持續深入進行,讓基礎教育在宏觀和微觀上都回歸其本質


  從(cong) 2021年秋季學期開始以來的調研數據看,全國各地在落實“雙減”工作上取得了切實的成效。同時,對於(yu) 在我國落實“雙減”任務的複雜性和長期性,也應該有充分的認識。


  無論是減輕學生作業(ye) 負擔還是在對被國際上稱為(wei) “影子教育”的校外培訓的治理上,我國周邊的日本、韓國都經曆了一個(ge) 較長的過程,走過彎路,有不少經驗和教訓。“雙減”工作的深化和持續,需要對學生作業(ye) 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過重的危害有深刻清醒的認識:第一,是校外培訓的過度無序發展擠壓了學校教育,影響了義(yi) 務教育作為(wei) 一項基本公共服務應有的功能,破壞了教育公平。第二,過重的學生作業(ye) 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導致將學業(ye) 成績作為(wei) 最主要的目標,而忽略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綜合能力、健全的人格和價(jia) 值觀的培育和發展。中國教育追蹤調查(CEPS)的數據顯示,在初中九年級時,學生超重及肥胖的患病率為(wei) 15.2%,近視患病率為(wei) 66.4%,疑似抑鬱率為(wei) 13.6%,對這些應予以高度重視。第三,導致學生和家長在教育投入上的惡性競爭(zheng) ,但是對學生最基本能力的提升沒有明確效果。中國教育追蹤調查(CEPS)的數據顯示,校外培訓隻是提高了學生部分學科考試的成績,而與(yu) 學生基本認知能力與(yu) 創造力的發展與(yu) 提升沒有相關(guan) 性。所以,政府各部門、學校、家庭、各相關(guan) 社會(hui) 力量應形成合力,確保“雙減”工作的持續深入進行,讓我國的基礎教育在宏觀和微觀上都回歸其本質,促進學生的全麵發展,健康成長。


作者:王衛東 責任編輯:李達

最新發布

公眾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