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開展以來,信陽市教體(ti) 局緊扣活動主線,主動對標省委“十大戰略”,自覺融入市委“1335”工作布局,圍繞“三個(ge) 注重”,奮勇爭(zheng) 先、創新出彩、狠抓落實,實現活動高起點開局、高質量推進。
一是注重能力提升,全心用好“一個(ge) 載體(ti) ”。 嚴(yan) 格對照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增強“八項本領”、提升“七種能力”重大要求,以“一講壇一學堂”為(wei) 載體(ti) ,紮實開展大學習(xi) 、大比武、大督查活動,推動幹部能力提升。聚焦一個(ge) “學”字強能力。紮實開展“周四大學堂”活動,每周四夜晚組織全體(ti) 幹部職工集中學習(xi) ,做到三個(ge) 必學: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係列重要講話精神必學;省委市委主要領導同誌講話精神必學;黨(dang) 委政府最新政策最新要求必學,特別是結合“創新驅動、科教興(xing) 省、人才強省”戰略,認真學習(xi) 領會(hui) 省第十一次黨(dang) 代會(hui) 精神實質。通過學習(xi) ,實現學總書(shu) 記講話“明方向”,學習(xi) 省委市委規定“曉政策”,學習(xi) 會(hui) 議精神“通道理”,學習(xi) 典型案例“知自省”。堅持一個(ge) “講”字提素質。聚集知識弱項、能力短板、經驗盲區,每月舉(ju) 辦“人人講壇”活動,堅持
“學思用”融合,知信行統一。結合工作實際,人人脫稿講業(ye) 務知識,講工作謀劃,講難題破解。通過人人講壇,給幹部提供學習(xi) 交流的機會(hui) ,鍛煉提升的平台,展現自我的窗口,讓廣大幹部“開口能講、提筆能寫(xie) 、遇事能辦”。落實一個(ge) “幹”字轉作風。根據市委“1335”工作布局,結合係統中心工作,建立精準落實責任鏈條,推行“一項工作、一個(ge) 班子、一名領導、一套方案、一抓到底”工作模式,組建基礎教育扛旗工作專(zhuan) 班、優(you) 化營商環境工作專(zhuan) 班、校園安全疫情防控工作專(zhuan) 班等六個(ge) 專(zhuan) 班,按照“13710”工作要求,強化結果導向,嚴(yan) 格督查落實,確保各項工作往實裏抓、向目標奔。
二是注重民生需求,全麵擦亮“一個(ge) 品牌”。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wei) 目標,製定了《樹基礎教育信陽品牌 打造美好教育新生態實施方案》,深入開展“美好生活看信陽 品質教育走在前”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全麵擦亮“基礎教育樹信陽品牌”。推進學前教育優(you) 質普惠。增加普惠資源供給,大力發展公辦幼兒(er) 園,全麵消除公辦幼兒(er) 園空白鄉(xiang) 鎮。全年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er) 園34所(新建16所,改擴建18所),通過任務分解、倒排工期、通報進度等措施,狠抓項目建設落實落地。目前已開工建設14所,確保12月底前全部完工,力爭(zheng) 實現全市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90%以上,普惠性幼兒(er) 園覆蓋率達到80%以上,全市公辦幼兒(er) 園在園幼兒(er) 占比達到50%。推進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壓實各縣區政府履行教育責任,加快學校建設,增加學位供給,有效化解“城鎮擠、鄉(xiang) 村弱”難題。中心城區新建3-5所義(yi) 務教育學校,全年新建改擴建農(nong) 村寄宿製學校39所,目前已開工建設15所,力爭(zheng) 12月底全部完工。積極推進集團化辦學改革,全年創建不少於(yu) 20個(ge) 市級優(you) 質特色教育集團,放大優(you) 質資源優(you) 勢。推進高中教育優(you) 質特色。實施縣域普通高中提升計劃,改善現有辦學條件,全年新建改擴建普通高中3-5所。實施高中教育集團化改革,組建信高教育集團、平橋教育集團、司馬光教育集團,通過優(you) 勢互補,讓更多人接受更好教育。
三是注重前瞻布局,全力打造“一個(ge) 中心”。結合信陽高校資源,前瞻布局,專(zhuan) 班推動,全力打造大別山高教中心。建設大別山職教新城。一期用地3500畝(mu) ,采取“規劃設計一步到位、部分院校整體(ti) 遷入、新建院校提質擴麵、多元投資創辦職教、同步建設公共服務”等組合措施,將職教新城建設成為(wei) 集教育、科研、服務、實訓、生產(chan) 、居住、休閑等多功能為(wei) 一體(ti) 的城市綜合體(ti) 。目前已完成商標注冊(ce) 、控規方案等工作,初步確定了運作模式、投資平台、拆遷區域和安置方式。信陽航空職業(ye) 學院、信陽技師學院、信陽科技學院等5所院校將入駐職教新城。推進高等教育統籌提升。調整市委書(shu) 記任組長的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成立教育工作委員會(hui) ,加強對高校工作的領導、組織和協調,切實幫助解決(jue) 高校發展過程中困難和問題。推進信陽師範學院申建信陽師範大學,支持信陽航空職業(ye) 學院升本,支持信陽農(nong) 林學院、信陽學院、信陽職業(ye) 技術學院特色發展,加快信陽藝術職業(ye) 學院二期建設。推進“人人持證、技能信陽”建設。全麵落實全國、全省職教大會(hui) 精神,完成中等職業(ye) 學校標準化建設,打造3-5所專(zhuan) 業(ye) 化、特色化高品質職業(ye) 院校,培育、建設2個(ge) 以上現代產(chan) 業(ye) 學院和一批高水平專(zhuan) 業(ye) 化產(chan) 教融合實訓基地,認定一批產(chan) 教融合型行業(ye) 、企業(ye) 和產(chan) 教融合型院校,努力把我市建成大別山地區職業(ye) 教育發展高地、技能人才回歸窪地。
(來源:河南省教育融媒體(ti) 采編中心 記者:唐族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