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体育登入口

探索“學在河南”的幼小銜接恰當模式

發布時間:2022年04月22日18:13 來源:教育時報

“kaiyun体育登入口精心組織的這次論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大家對幼小銜接的科學認識,推動河南省幼小銜接工作邁上新台階。”4月15日,在受邀線上參加河南省幼小科學銜接工作推進會(hui) 暨課程建設論壇後,山東(dong) 女子學院教育學院副教授程偉(wei) 對記者說。 


4月15日至16日,全省幼小科學銜接工作推進會(hui) 暨課程建設論壇舉(ju) 辦,省教育廳黨(dang) 組成員、副廳長毛傑出席會(hui) 議並講話。記者了解到,此次線上活動,分為(wei) 專(zhuan) 家講座、經驗交流、主題論壇、課程建設分享等多種形式,全省各地教育行政人員、教研員、幼兒(er) 園園長、小學校長和一線教師,以及73名幼小科學銜接省級專(zhuan) 家組成員參加會(hui) 議,線上觀看人數達40萬(wan) 人次。我省成為(wei) 全國範圍內(nei) 率先從(cong) 省級層麵召開幼小銜接推進會(hui) 和課程建設論壇的省份。



記者也跟隨論壇進程,觀摩、學習(xi) 課程建設、聯合教研等經驗交流,探尋我省深入推進幼小銜接的科學實踐,感受我省構建良好教育生態的鏗鏘步伐。


提前謀劃準備,積累經驗的同時正視問題


“2021年,我們(men) 在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的指導下,聯合河南省實驗小學在一個(ge) 月內(nei) 就開展了3次聯合教研,百餘(yu) 名教師共同參加。”河南省實驗幼兒(er) 園園長張秋萍對記者說。


據了解,去年6月,國家部署幼小銜接攻堅行動後,我省迅速行動,在機製、資金、教研、引導氛圍等多方麵發力,取得了一定成效。



“我們(men) 構建了幼小銜接工作機製。省政府將小學化治理工作納入《河南省縣域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導評估實施方案》的評估指標體(ti) 係中予以保障。省教育廳印發了《關(guan) 於(yu) 推進幼小科學銜接攻堅行動實施方案》,專(zhuan) 門遴選了32個(ge) 實驗區、130所試點園和130所試點小學,組建了由名園長、名校長、教研員、高校學者共73人組成的幼小科學銜接省級專(zhuan) 家組,每個(ge) 實驗區均製訂了具體(ti) 實施方案,開展了區域聯合教研活動。”毛傑說。在資金投入上,省教育廳協調省財政廳設立幼小銜接項目專(zhuan) 項資金,共投入資金520萬(wan) 元用於(yu) 支持開展幼小科學銜接工作。省教育廳先後組織了兩(liang) 期幼小科學銜接工作培訓會(hui) ,線上線下參訓人員超過10萬(wan) 人,實現了培訓範圍全覆蓋。



省教育廳強力推動聯合教研,明確1名小學教研員和1名幼教教研員共同牽頭負責區域內(nei) 幼小銜接教研工作。全省各地還充分發揮各自優(you) 勢,強化教研引領,助推教師的課程教學實踐。


“林州市在幼小銜接工作的探索與(yu) 實踐中形成了‘三個(ge) 一’模式,即一周一次園(校)單獨教研,一個(ge) 月一次雙向聯動教研,一學期一次成果交流活動。在此基礎上,注重工作梳理,發現幼小銜接工作存在的問題,推廣好的經驗和模式。”林州市教體(ti) 局局長許見順向記者介紹說。


我省同樣注重在“雙減”背景下開展幼小銜接探索實踐,安陽市查處通報幼兒(er) 園小學化傾(qing) 向,漯河市禁辦學前班、大大班、幼小銜接班等工作先後被學習(xi) 強國、中央電視台、《中國教育報》等媒體(ti) 宣傳(chuan) 推介,形成了良好的社會(hui) 氛圍。


但記者也了解到,目前,幼小銜接的實施範圍不夠廣,工作機製還不健全,聯合教研工作製度還未有效鋪開,全社會(hui) 有效支持幼小銜接的良好生態還未形成,家長焦慮仍然存在……這些問題仍需要正視和改變,幼小銜接,路還很長。


避免三個(ge) 誤區,明確路徑方法,讓教育回歸科學理性、避免內(nei) 卷


“幼小銜接從(cong) 未像現在一樣受到重視,從(cong) 科學做好入學準備到幼小銜接攻堅行動,從(cong) 幼兒(er) 園單向準備到幼兒(er) 園和小學雙向銜接,幼小銜接工作正在逐步全麵鋪開。”鄭州市鄭東(dong) 新區實驗幼兒(er) 園園長馬靈君說。


記者查閱文件了解到,近年來,從(cong) 中央到我省,從(cong) 教育部到省教育廳,從(cong) “雙減”文件到“十四五”規劃,多個(ge) 部門和政策文件都專(zhuan) 門對幼小銜接做出重點要求和具體(ti) 部署。“可以說,做好幼小銜接工作是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建設高質量教育體(ti) 係的緊迫任務,更是遏製當前幼兒(er) 教育‘小學化’傾(qing) 向、落實‘雙減’工作、規範辦學行為(wei) 的迫切需要,對促進幼兒(er) 身心發展和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yi) 。”毛傑說。



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毛傑在全省幼小科學銜接工作推進會(hui) 暨課程建設論壇上特別發出提醒,要避免三個(ge) 思想誤區:一是避免僅(jin) 就銜接說銜接,應把幼小銜接作為(wei) 尊重兒(er) 童發展和教育規律、促進人的終身發展、實現教育全麵育人的一以貫之的過程去看待;二是切不可為(wei) 了幼小銜接,增加專(zhuan) 門的幼小銜接課程,增加老師和孩子的負擔;三是避免把幼小銜接僅(jin) 僅(jin) 視為(wei) 幼兒(er) 園和小學教師之間的銜接,應將幼小銜接工作與(yu) “雙減”校內(nei) 教學、校外培訓機構治理融合推進,將科學、綠色、可持續教育評價(jia) 改革的價(jia) 值觀念和導向貫穿到幼小銜接工作的全過程中去。


“幼小銜接的引擎在行政、關(guan) 鍵在教師、核心在課程。”毛傑特別指出,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進一步完善工作機製,擴展實施範圍。要統籌各方資源,提供必要的經費支持、課程支持、專(zhuan) 業(ye) 指導,要加快建立市、縣、中心校的培訓體(ti) 係和聯合教研製度。“要建立幼兒(er) 園與(yu) 小學深度合作的銜接機製,順利實現2022年秋季學期全麵推行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教育。要改革一年級評價(jia) 方式,將《小學入學適應教育指導要點》中的16個(ge) 發展目標有機融入小學生素質評價(jia) 體(ti) 係中。”毛傑對各地各校提出明確要求。


“毛傑副廳長提出要建立以愛為(wei) 基礎的高質量師幼互動關(guan) 係,讓教師在幼小銜接中擁有職業(ye) 成就感和獲得感。這句話讓老師們(men) 深受鼓舞。”幼小科學銜接省級專(zhuan) 家組成員、濮陽市第二實驗幼兒(er) 園園長海靜蕊對記者說,“毛傑副廳長要求切實轉變教師的觀念和行為(wei) ,關(guan) 注兒(er) 童發展的連續性和整體(ti) 性,真正有效促進兒(er) 童的自主學習(xi) 和有效學習(xi) ,更是為(wei) 老師們(men) 指明了方向。”


以課程建設為(wei) 核心,推進幼小科學銜接


“我也曾經和一些家長交流,家長說拚音教學太快,如果孩子之前沒有提前接觸過,隻靠小學裏短時間內(nei) 的學習(xi) ,孩子無法學好,家長充滿了焦慮。”毛傑說,如何緩解家長焦慮?核心在課程。要將入學適應教育納入一年級教育教學計劃,堅持“零起點”教學。起始年級要堅持低起點、小步子,不盲目壓縮學時、不盲目趕超進度。


“小學一年級應重塑課堂,要在遊戲化教學和環境創設上與(yu) 幼兒(er) 園銜接,幫助幼兒(er) 實現身心、生活、社會(hui) 、學習(xi) 的全麵適應。各地要盡快凝練出具有地方特色、實用的幼小銜接課程,讓我們(men) 的教學規範找到恰當的路徑。”毛傑強調。


以課程建設為(wei) 核心推進有效科學銜接,我省各地也在不斷探索。



“我們(men) 提出將幼小銜接工作的目的、要求通過課程建設真正落地,做出實效。”鄭州市鄭東(dong) 新區教文體(ti) 局局長張利剛介紹說。鄭東(dong) 新區在課程管理上,抓好“幼小統籌、公民同步、科學施教”三個(ge) 關(guan) 鍵,全區一盤棋,規範並整體(ti) 推進學校、幼兒(er) 園課程改革。在課程實施上,抓好幼兒(er) 園“去小學化”和小學“零起點教學”兩(liang) 個(ge) 焦點,建設好三類課程,提升區域課程質量。在課程評價(jia) 上,探索“四維融合”的兒(er) 童發展表現性跟蹤評價(jia) 體(ti) 係,實現園校無縫銜接,幫助兒(er) 童順利過渡。


“洛陽市西工區紮實推進課程研發,開發大閱讀、童話劇、形體(ti) 課、節點課程、社會(hui) 實踐等25個(ge) 特色課程,打造涵蓋手工、科技、體(ti) 育、藝術、創客、生活六大門類的特色課程體(ti) 係,激發學生的學習(xi) 活力和成長動力,使兒(er) 童有濃厚的學習(xi) 興(xing) 趣,從(cong) 而形成主動學習(xi) 、自主學習(xi) 意識。”洛陽市西工區教體(ti) 局局長李亞(ya) 宏說。


記者在采訪中感受到,這場觀看人數達40萬(wan) 人次的會(hui) 議,開闊了教師視野,提高了大家對幼小科學銜接工作的認識,進一步明晰了做好幼小銜接工作的方法和路徑,也為(wei) 今年秋季學期全省幼小銜接工作全麵鋪開奠定了基礎。


“教育不是一場比賽,而是一個(ge) 逐漸熏陶、不斷內(nei) 化的過程。要以幼小銜接工作為(wei) 契機,下大力氣做好課堂教學的改革創新和探索實踐,從(cong) 而探索出‘學在河南’的幼小銜接恰當模式,總結凝練出可資借鑒的河南經驗,讓更多的孩子受益。”毛傑最後寄語廣大校(園)長老師。這是期望、是要求,更是願景。


(來源:河南省教育融媒體(ti) 采編中心 記者 杜帥鵬)



二審:張紅梅 三審:侯軍鋒 責任編輯:杜帥鵬

最新發布

公眾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