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体育登入口

首頁 > 市縣動態 > 正文

鶴壁:“心”力十足為考生護航

發布時間:2022年05月13日10:08 來源:教育時報

“不敢相信學校會(hui) 在學習(xi) 這麽(me) 緊張的時候開設心理課,確實減緩了一些焦慮。做一棵樹,堅強而不拘小節。”


“學到很多減壓小技巧,心情更加平靜,謝謝老師!”


“聽一個(ge) 聲音好聽又溫柔的老師說話,感覺心裏很輕鬆。冥想著自己心中的那棵‘樹’,我好像更加堅強了!壓力飛走了,我的動力更足了!!!”


…………


這是5月9日,記者在鶴壁市“防疫+備考”心理護航行動團體(ti) 輔導課上,從(cong) 鶴壁市高級中學、鶴壁市外國語中學、鶴壁市第一中學幾位高三學生那裏聽來的分享。


距離2022年中考、高考開考時間越來越近,全國乃至河南的新冠肺炎疫情還未完全退去,如何讓初三、高三學生有效緩解防疫、備考帶來的雙重心理壓力,做到科學防疫、輕鬆備考呢?近半個(ge) 多月來,鶴壁市教體(ti) 局啟動“防疫+備考”心理護航行動,為(wei) 初、高中畢業(ye) 學生織牢心理“防護網”。



心理護航——及時輸送“心”的營養(yang)


4月26日,鶴壁市第一中學啟動“防疫+備考”心理護航行動。該校校長柴全學感慨道:“心理護航行動是一場‘及時雨’,為(wei) 高三學生防疫、備考增添了‘心’的營養(yang) 。”


鶴壁市教育培訓中心主任郭德海介紹說,此次心理護航行動由鶴壁市教體(ti) 局組織牽頭,鶴壁市教育培訓中心、鶴壁市體(ti) 育衛生藝術教育工作站發揮自身優(you) 勢開展,主要內(nei) 容是為(wei) 初三和高三年級每個(ge) 班級送上一節心理放鬆減壓團體(ti) 課,為(wei) 每名學生進行一次心理測評,為(wei) 每名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個(ge) 體(ti) 心理谘詢服務,借助專(zhuan) 業(ye) 心理健康教師的專(zhuan) 業(ye) 素養(yang) ,為(wei) 學生找準“心”症結,破解“心”難題,讓廣大學生科學防疫,輕鬆備考。


為(wei) 有效緩解當前抗疫背景下初、高三學生的備考壓力,鶴壁市教體(ti) 局緊抓團體(ti) 心理輔導契機,讓心理健康教師通過“入校進班”等形式,借助各初、高中學校心理團體(ti) 輔導室,為(wei) 每個(ge) 畢業(ye) 班級量身打造、上好一節《我心中的“樹”》團體(ti) 放鬆減壓心理活動課。


為(wei) 確保活動課質量,鶴壁市教育培訓中心在全市精心挑選了最優(you) 秀的心理健康教師,並聘請省級心理教育專(zhuan) 家進行指導,對課程進行精細研磨。參與(yu) 授課的心理健康教師段改榮說:“這是我從(cong) 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十幾年來,最滿意的一節課。”


5月1日至5日,鶴壁市教體(ti) 局借助“五一”小長假,利用“雲(yun) 心理”等平台,以學校班級為(wei) 單位,先對市直屬8所初中、3所高中的所有畢業(ye) 年級學生進行了心理測評工作。5月6日至8日,鶴壁市教體(ti) 局組織多位心理健康教育方麵專(zhuan) 家分析心理測評結果,為(wei) 每名參與(yu) 測評的學生建立一人一檔電子心理檔案,為(wei) 每個(ge) 測評班級出具團體(ti) 心理測評報告的同時,還開出對症“藥方”。


在個(ge) 體(ti) 谘詢上,鶴壁市教體(ti) 局采取“雙線並行”方式推進。“一線”是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對測評中紅色預警的學生進行個(ge) 體(ti) 谘詢幹預。另“一線”是采取學校預約的方式,由鶴壁市教育培訓中心聘請專(zhuan) 業(ye) 心理谘詢師,為(wei) 學生免費提供個(ge) 體(ti) 心理谘詢服務。


鶴壁市教體(ti) 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金誌廣告訴記者:“保障每名初、高三學生科學備考、健康備考,考出理想成績,是每名教育工作者應扛在肩上的責任,必須全力做好。為(wei) 此,我們(men) 把‘防疫+備考’心理護航行動作為(wei) 能力作風建設年提升工作能力、錘煉優(you) 良作風的一個(ge) 重要載體(ti) ,明確嚴(yan) 格的標準,製訂有效的措施,選派得力的人員,確保把為(wei) 學生辦的這件好事辦好,實事辦實。”



團體(ti) 輔導——為(wei) 學生防疫備考放鬆減壓


4月20日,記者與(yu) 鶴壁市外國語中學高三(10)班學生一起參加了《我心中的“樹”》團體(ti) 放鬆減壓心理活動課。該團體(ti) 放鬆減壓心理活動課以“大風吹”破冰遊戲為(wei) 導入,讓學生在輕鬆、活潑、參與(yu) 的氛圍中,隨著主講教師引導自然而然地進入“風中的樹”環節。


“輕輕閉上眼睛”“深呼吸”“想象一棵樹”“起風了,天暗了”“烏(wu) 雲(yun) 散去”……在主講教師柔和、甜美話語的暗示下,學生閉目冥想自己心中的那棵“樹”,想象“樹”曆經風雨的模樣、“樹”的優(you) 秀品質……隨後,學生在主講教師的指導下畫出“樹”,將自己心中的“樹”分享給大家,並在主講教師的講授中,尋找適合自己的減壓小技巧。


記者注意到,鶴壁市外國語中學高三(10)班的學生被分別安排在了兩(liang) 個(ge) 教室上課。原來,鶴壁市教育局為(wei) 關(guan) 注到每名學生的心理動態和情緒波動,每節團體(ti) 放鬆減壓心理活動課配備1名主講教師、1名助教教師,班額設置30個(ge) ,10名同學圍成1個(ge) 小圈參與(yu) 互動活動。


整個(ge) 活動課中,同學或遊戲愉悅,或閉目放鬆,或靜思冥想,或畫出心中的“大樹”,或交流互動,或在心願紙上寫(xie) 下夢想和祝福。靜時,溫馨和美,忘我入情;動時,掌聲、歡笑聲此起彼伏,師生共同徜徉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


活動課結束後,同學們(men) 紛紛表示受益匪淺,在放鬆心靈的同時,還解決(jue) 了思想和心理上的各種困惑。


“應對壓力,就要找到壓力的來源,再找合適方法排解壓力,而不是一遇到事情就把問題歸到自己身上,陷入深深的自責中。我們(men) 應該自信點兒(er) ,相信積極暗示的作用。”鶴壁市外國語中學高三(10)班學生李冉說。一堂課雖然時間有限,但她與(yu) 同一小組同學的心理壓力減輕不少。


“我和大家一起做遊戲的時候特別放鬆,也特別減壓。尤其是後麵的冥想體(ti) 驗,通過調整呼吸、靜心感受自己的身心狀態,讓我告別焦慮和內(nei) 心的不穩定。冥想體(ti) 驗結束後,我不僅(jin) 感覺自己更有活力了,還真正感受到了心中的‘樹’帶給我的積極能量。”鶴壁市外國語中學高三(10)班學生陳慧霞分享說。


“這堂心理輔導課為(wei) 我校開展心理團體(ti) 活動提供了一個(ge) 良好的範例。下一步,我們(men) 將利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資源,繼續開展類似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幫助學生緩解壓力,讓學生滿懷自信,以最好的狀態、最實的行動、最美的姿態應考,擁抱美好未來。”鶴壁市外國語中學校長辛曉哲說。



心理測評——為(wei) 班級心理健康教育開出良方


5月10日,記者通過鶴壁市教育培訓中心工作人員鄭彥姣、張瑩瑩的介紹,了解到該中心近10天來的工作近況:“五一”小長假期間,陸續收到、完成參與(yu) 心理測評的初、高中7000餘(yu) 名學生的答卷,同步啟動了120餘(yu) 個(ge) 初、高中班級心理測評工作,並結合團體(ti) 心理活動課複盤結果,為(wei) 每個(ge) 高中班級整理了測評報告,提出了班級心理健康教育建議。


張瑩瑩告訴記者:“下一步,我們(men) 將重點做好個(ge) 體(ti) 谘詢服務,並對8所初中學校畢業(ye) 年級學生開展團體(ti) 輔導工作。”


“某校某班參與(yu) 心理測評學生55人,完成率100%,測評結果——黃色預警3人;針對學生‘心理健康’適應不良、情緒不穩定、焦慮、學習(xi) 壓力大等10個(ge) 維度分析,有焦慮傾(qing) 向的3人,感覺學習(xi) 壓力大的5人,有適應不良傾(qing) 向的4人(有重複者)……建議班主任對黃色預警學生給予特別關(guan) 注,並進行個(ge) 體(ti) 心理輔導幹預,定期舉(ju) 辦心理健康班會(hui) 課……”這是此次鶴壁市教育培訓中心公開的一份班級測評報告的部分內(nei) 容(該中心已對保密、隱私內(nei) 容進行處理)。記者看到,該報告對參與(yu) 測評班級的學生心理狀況進行了全麵評估的基礎上,還把重點放在了班級心理健康教育建議上,並為(wei) 提出的每條建議搭配了具體(ti) 可行的辦法。


“認真研讀了我們(men) 班的心理測評報告,讓我對全班學生心理整體(ti) 狀況有一個(ge) 精準的把握。報告還同時指出了班級管理注意事項,給出了班級心理健康教育建議。在接下來不到1個(ge) 月的備考衝(chong) 刺中,我將利用報告提供的小‘技巧’、好辦法,幫學生減緩壓力,讓學生調整好心態,考出理想成績。”鶴壁市外國語中學高三(6)班班主任裴曉剛直言:“可以說,一‘方’到手,解我‘憂愁’!”


鶴壁市第七中學校長劉飛龍告訴記者:“收到班級心理測評報告,經過保密處理後,我們(men) 班子成員對測評報告進行了專(zhuan) 題研究,根據報告中提出的意見和建議,為(wei) 每個(ge) 畢業(ye) 班級量身定製了心理健康教育處方,確保為(wei) 每名畢業(ye) 學生做好備考心理護航。”


鶴壁市教體(ti) 局黨(dang) 組副書(shu) 記裴中喜表示:“‘防疫+備考’心理護航行動不僅(jin) 僅(jin) 是一次活動,我們(men) 還要通過建立有效機製讓這項活動常態化、持續化、擴展化,引領全市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紮實開展,督促指導各學校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並不斷探索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途徑、新模式、新方法,全力為(wei) 每位學生織牢心理‘防護網’。”



(來源:《教育時報》)


作者:楊自起 作者單位:教育時報 二審:張紅梅 三審:侯軍鋒 責任編輯:梁美玲

最新發布

公眾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