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之本,在於(yu) 立德鑄魂,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guan) 鍵課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老師要用心教,學生要用心悟,達到溝通心靈、啟智潤心、激揚鬥誌。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全國高校守正創新打造新時代思政“金課”,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思政課質量和水平穩步提升,思政課教師隊伍持續壯大,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氛圍逐步形成,更多學生愛上“真理的味道”。
向改革創新要活力
澆花澆根,育人育心。隻有不斷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qin) 和力、針對性,才能起到潤物無聲的作用,才能給學生以人生啟迪與(yu) 精神力量。
2019年秋季學期起,清華大學周密部署、精心備課,開設“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概論”課程。主講教師以廣闊的視野、深厚的理論功底、生動的語言向學生講解馬克思主義(yi) 與(yu) 中國的“曆史緣分”“近代結合”“當代飛躍”,引導學生學思踐悟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博大精深。“解疑釋惑、以理服人、非常解渴!”如今,這門思政課愈發受到學生們(men) 喜愛,成為(wei) “一座難求”的思政“金課”。
聚焦鑄魂育人,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目前37家全國重點馬院以及北京、天津、上海、黑龍江等試點地區全麵開設的“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概論”課,已覆蓋180萬(wan) 學生。教育部製作的《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三十講》課件,點擊下載量累計近3000萬(wan) 次。
思政課建設要向改革創新要活力。近年來,全國高校積極采用案例式教學、探究式教學、體(ti) 驗式教學、互動式教學、專(zhuan) 題式教學、分眾(zhong) 式教學等,深入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
在北京理工大學思政課體(ti) 驗教學中心,學生們(men) 通過虛擬現實技術重回1940年的延安窯洞,聆聽延安時期老院長徐特立聲情並茂地講述紅色校史。“這種形式太酷了,有一種和曆史對話的感覺,仿佛自己就在現場。”體(ti) 驗過課程的學生感慨,“思政課竟然還能這麽(me) 上,讓人耳目一新。”
東(dong) 北林業(ye) 大學的一項思政課作業(ye) 是拍攝微電影。中共一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五四運動回憶錄等選題,讓學生在親(qin) 身參與(yu) 中重溫黨(dang) 的曆史。“在那個(ge) 覺醒年代,青年馬克思主義(yi) 者用信仰之光點燃了青春的理想與(yu) 激情,為(wei) 革命、國家和人民獻出寶貴生命,他們(men) 的故事令人欽佩。”會(hui) 計學專(zhuan) 業(ye) 學生劉崢說。
此外,直播、短視頻、H5等新媒體(ti) 技術在思政課中得到廣泛運用,網上思政課新樣態加速形成。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思政大課”,以“抗疫”“四史”“冬奧會(hui) ”等為(wei) 主題,觀看量超過1.5億(yi) 次;“周末理論大講堂”累計舉(ju) 辦80多期,收看量超過300萬(wan) 次;全國高校重點建設200個(ge) 優(you) 質思政類公眾(zhong) 號,擁有粉絲(si) 6119萬(wan) 。
抓好教師隊伍建設
東(dong) 北大學教授任鵬站上思政課的講台已有10餘(yu) 年。每年他都要帶領學生參與(yu) “理論之光”思政課社會(hui) 實踐,耐心指導學生圍繞社會(hui) 重大問題進行調研,尋找思政課與(yu) 生活實際的結合點。“任老師用學術話語講思政、用生活話語講理論,他的課堂既有意思,又有意義(yi) 。”
鄭州大學思政課教師周榮方的課堂上,不僅(jin) 極少有學生缺席,而且還有很多外班學生前來“蹭課”。“周老師講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能通過創設情境,把我們(men) 帶入曆史的維度中,調動我們(men) 的課堂情緒。”在鄭州大學學生網上評教係統裏,學生從(cong) 不吝嗇對周榮方的好評。
如今,越來越多思政課教師在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guan) 鍵在教師,關(guan) 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近年來,高校思政教師隊伍建設卓有成效:截至2021年年底,高校思政課專(zhuan) 兼職教師超過12.7萬(wan) 人,較2012年增加7.4萬(wan) 人,隊伍配備總體(ti) 達到師生比1∶350的要求;專(zhuan) 職思政課教師年輕化成為(wei) 隊伍發展新態勢,49歲以下教師占77.7%,具有高級職稱的占35%;41個(ge) 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師研修(學)基地、32個(ge) “手拉手”集體(ti) 備課中心,開展常態化培訓研修,每年培訓教師近6000人。
“教育部委托中國人民大學和北京高校思政課高精尖創新中心聯合打造的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師網絡集體(ti) 備課平台,成為(wei) 思政教師一個(ge) 重要的能量樞紐。”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黨(dang) 委書(shu) 記王易說,“通過集體(ti) 備課平台,思政課教師根據學生興(xing) 趣準備課程內(nei) 容,匯聚起講好思政課的最大合力。”
前段時間,四川省各高校開展大學生同上“開學第一課”活動。四川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3位優(you) 秀教師,為(wei) 全省大學生作專(zhuan) 題輔導。“提前半個(ge) 月,我們(men) 就組建了由學院領導班子、相關(guan) 學科帶頭人、優(you) 秀中青年教師共同構成的備課小組,進行集體(ti) 備課。”四川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副教授郭紹均說,“集體(ti) 備課凝聚了眾(zhong) 多資深思政課教師的智慧,授課效果很好。”
“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贏得學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學生,以深厚的理論功底贏得學生,一支專(zhuan) 職為(wei) 主、專(zhuan) 兼結合、數量充足、素質優(you) 良的思政課教師隊伍正在形成。”教育部社會(hui) 科學司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
壓實高校黨(dang) 委領導責任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guan) 鍵在黨(dang) 。近年來,全國高校黨(dang) 委把思政課建設擺上重要議程,堅持把從(cong) 嚴(yan) 管理和科學治理結合起來,教師認真講好思政課、學生積極學好思政課的良好氛圍逐步形成。
——進一步壓實高校黨(dang) 委領導責任。高校黨(dang) 委書(shu) 記、校長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帶頭走進課堂聽課講課,帶頭推動思政課建設,帶頭聯係思政課教師,形成製度性安排。
“讓青春在為(wei) 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支撐科技自立自強的不懈奮鬥中綻放出絢麗(li) 光彩,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前不久,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鄭永安,為(wei) 天目湖校區師生講授專(zhuan) 題思政公開課。南航黨(dang) 委形成共識:書(shu) 記、校長要帶頭為(wei) 學生講授黨(dang) 課、思政課。
——增強教師職業(ye) 認同感、榮譽感、責任感。各高校不斷探索,改革思政課教師評價(jia) 機製,提高評價(jia) 中的教學和教學研究占比,克服唯文憑、唯論文等弊端,引導思政課教師把主要精力放在教書(shu) 育人上。
遼寧大學黨(dang) 委認為(wei) ,要讓思政課教師隊伍留得住人,就要落實思政課教師薪酬待遇、工作環境等各項政策保障,不斷提高崗位吸引力,讓思政課教師的活力競相迸發,才智充分湧流。為(wei) 此,遼寧大學在評價(jia) 機製上作出改革:在全省高校率先實行思政課教師職稱評聘單列計劃、單設標準、單獨評審的“三單”政策;設立“教學型”教授崗位,在職稱評審過程中,加大教學權重;設立馬克思主義(yi) 理論學科特區,在人、財、物上開辟綠色通道。
——精準培養(yang) 馬克思主義(yi) 理論後備人才。將馬克思主義(yi) 理論學科列入“國家關(guan) 鍵領域緊缺高層次人才培養(yang) 專(zhuan) 項招生計劃”,累計增加近9000個(ge) 博士、碩士研究生招生指標。目前,全國高校馬克思主義(yi) 學院發展到1440餘(yu) 家,全國馬克思主義(yi) 理論一級博士學位授權點增至104個(ge) 、一級碩士學位授權點增至279個(ge) ,學位點數量位居各學科前列。
“馬克思主義(yi) 學院是培養(yang) 思政課教師的重要基地,很大一部分畢業(ye) 生會(hui) 走上各類學校的思政課講台。他們(men) 不僅(jin) 要有紮實的專(zhuan) 業(ye) 知識,還需要很快適應教學環境,掌握教學規律。”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教授楊威介紹,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開設有針對性的實踐課程,有助於(yu) 增強馬克思主義(yi) 理論學科學生的適應性,提高人才培養(yang) 效果。
在各地各高校的共同努力下,更多高水平的思政“金課”不斷湧現,為(wei) 青年學子點亮了理想的燈、照亮了前行的路,鼓勵廣大青年學生用青春夢激揚中國夢,讓青春在奮鬥中綻放絢麗(li) 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