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dang) 中央十分關(guan) 心民生工作,民生首先是就業(ye) ,我們(men) 對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問題特別關(guan) 心。”6月8日下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宜賓學院,實地考察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工作。
“主要都是什麽(me) 去向?”“都是學什麽(me) 專(zhuan) 業(ye) 的?想去哪裏工作?”一聲聲詢問飽含關(guan) 切。
“大學生就業(ye) 要懷著一顆平實之心,綜合考慮自身條件和社會(hui) 需求,防止高不成、低不就。”一句句囑托語重心長。
“就業(ye) 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解決(jue) 好高校畢業(ye) 生這一重點群體(ti) 的就業(ye) 問題,支持幫助學生們(men) 邁好走向社會(hui) 的第一步,總書(shu) 記始終掛念心間。
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麵臨(lin) 嚴(yan) 峻複雜的形勢,畢業(ye) 生人數從(cong) 2020屆的874萬(wan) 人到2021屆的909萬(wan) 人,再到2022屆的1076萬(wan) 人,“穩就業(ye) ”“保就業(ye) ”任務十分艱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作出一係列重要指示批示,強調要“統籌做好畢業(ye) 、招聘、考錄等相關(guan) 工作,讓他們(men) 順利畢業(ye) 、盡早就業(ye) ”。
“各級黨(dang) 委、政府和社會(hui) 各界要切實做好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千方百計幫助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熱情支持高校畢業(ye) 生在各自工作崗位上為(wei) 黨(dang) 和人民建功立業(ye)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不僅(jin) 為(wei) 就業(ye) 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也讓廣大高校畢業(ye) 生倍感溫暖、內(nei) 心堅定。
誌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就業(ye) 工作主體(ti) 責任日趨壓實,高質量升學擴招精準實施,政策性崗位和市場性崗位全力開拓落實,就業(ye) 指導服務做細做實,對就業(ye) 困難群體(ti) 的特殊幫扶精心、暖心……
一枝一葉總關(guan) 情。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關(guan) 心部署下,千方百計幫助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已匯聚起全社會(hui) 的磅礴合力。
創新方式,全力拓展就業(ye) 機會(hui)
宜賓學院的電子屏幕上,展示著學校畢業(ye) 生去向落實率的柱狀圖,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仔細察看,反複詢問具體(ti) 數據。學院負責同誌告訴總書(shu) 記,今年全校有畢業(ye) 生5637人,截至前一天,已落實畢業(ye) 去向人數4165人,落實率超過70%。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當前正是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的關(guan) 鍵階段,要進一步挖掘崗位資源,做實做細就業(ye) 指導服務”。
促就業(ye) 、穩就業(ye) ,開拓崗位是重要前提。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指示精神,各地各部門各高校積極行動、全力以赴,為(wei) 畢業(ye) 生挖掘更多崗位資源、提供更多就業(ye) 信息。
——市場化、社會(hui) 化就業(ye) 渠道不斷拓寬。開拓市場化渠道、挖掘更多崗位是實現高校畢業(ye) 生充分就業(ye) 的關(guan) 鍵。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各地各高校努力推動落實鼓勵高校畢業(ye) 生到中小企業(ye) 就業(ye) 的優(you) 惠政策,為(wei) 中小企業(ye) 進校招聘提供便利條件。同時,針對近年來湧現出很多新就業(ye) 形態的趨勢,注重加強對廣大畢業(ye) 生的引導,支持創新創業(ye) 。
據介紹,僅(jin) 在今年5月教育部組織的“就業(ye) 促進周”活動期間,各地各高校就舉(ju) 辦線上線下招聘會(hui) 1.7萬(wan) 多場,累計發布崗位信息超897萬(wan) 條次。教育部、人社部、工信部、全國工商聯等相關(guan) 部門深度合作,組織開展“中小企業(ye) 網上百日招聘”“民企高校攜手促就業(ye) 行動”,充分發揮企業(ye) 的就業(ye) 吸納作用。
特別是今年,麵對2022屆高校畢業(ye) 生規模首次突破千萬(wan) 的嚴(yan) 峻形勢,“高校書(shu) 記校長訪企拓崗促就業(ye) 專(zhuan) 項行動”落地實施,各高校領導班子成員主動走進園區、行業(ye) 、企業(ye) ,通過走訪與(yu) 相關(guan) 單位建立就業(ye) 合作渠道,為(wei) 畢業(ye) 生挖掘更多崗位資源。目前已有2169所高校通過實地走訪、視頻會(hui) 議等方式,拜訪5.8萬(wan) 家用人單位,為(wei) 畢業(ye) 生拓展崗位達114.9萬(wan) 個(ge) 、實習(xi) 崗位達44萬(wan) 個(ge) 。
——完善政策措施,做好政策性崗位招錄工作。做好機關(guan) 、事業(ye) 單位和國有企業(ye) 招聘工作,加大基層社區崗位開發,對於(yu) 穩住畢業(ye) 生就業(ye) “基本盤”具有重要作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公務員招錄、“特崗計劃”“三支一扶”“西部計劃”等國家基層就業(ye) 項目、國企招聘、中小學幼兒(er) 園教師招聘、大學生征兵等工作穩步開展。全國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創業(ye) 指導委員會(hui) 成立,構建起用人單位與(yu) 高校溝通協作的新機製。
——強化畢業(ye) 生就業(ye) 服務。2020年2月,為(wei) 應對無法開展現場招聘活動的挑戰,教育部會(hui) 同9家社會(hui) 招聘機構,推出“24365校園招聘服務”。如今,“24365”已成為(wei) 網絡招聘市場建設的“主陣地”。今年,為(wei) 畢業(ye) 生提供從(cong) 就業(ye) 意願登記、簡曆製作、崗位查詢、應聘麵試到網上簽約的求職全周期服務,“國家24365大學生就業(ye) 服務平台”全新優(you) 化升級,目前已有2022屆畢業(ye) 生注冊(ce) 人數455萬(wan) 人,使用平台的用人單位54.5萬(wan) 家。
用心用情,開展就業(ye) 指導和困難幫扶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宜賓學院考察時強調,“學校、企業(ye) 和有關(guan) 部門要抓好學生就業(ye) 簽約落實工作,尤其要把脫貧家庭、低保家庭、零就業(ye) 家庭以及有殘疾的、較長時間未就業(ye) 的高校畢業(ye) 生作為(wei) 重點幫扶對象。”
現場聆聽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宜賓學院就業(ye) 指導中心主任夏高發深有感觸:“學校有許多學生來自農(nong) 村,有些學生在與(yu) 用人單位交流時存在信心不足等情況。對此,我們(men) 注重加強對學生的就業(ye) 指導,一對一為(wei) 就業(ye) 困難畢業(ye) 生推薦企業(ye) 。”
“對就業(ye) 困難畢業(ye) 生進行幫扶,增強學生就業(ye) 創業(ye) 和職業(ye) 轉換能力”“積極創造條件確保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近年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十分牽掛就業(ye) 困難畢業(ye) 生群體(ti) 。各地各部門各高校用心用情、多措並舉(ju) ,加強對困難群體(ti) 幫扶。
——“一人一檔”“一生一策”,建立幫扶機製,開展針對性指導。
教育部指導各地各高校建立就業(ye) 困難畢業(ye) 生群體(ti) 幫扶工作台賬,並至少為(wei) 每一名就業(ye) 困難群體(ti) 畢業(ye) 生精準推送3個(ge) 以上崗位,力爭(zheng) 幫助他們(men) 盡早實現就業(ye) 。與(yu) 此同時,教育部會(hui) 同國家開發銀行等相關(guan) 單位舉(ju) 辦“宏誌助航網上專(zhuan) 場招聘會(hui) ”等,各地各高校也麵向就業(ye) 困難畢業(ye) 生群體(ti) 舉(ju) 辦多種類型的專(zhuan) 場招聘活動,有力促進相關(guan) 重點群體(ti) 就業(ye) 。
“在學校老師幫助下,我找到了滿意的工作!”濟源職業(ye) 技術學院信息工程係2022屆畢業(ye) 生孔存涵行動不便,進入求職季,就業(ye) 指導教師結合他的興(xing) 趣特長建立幫扶清單,充分利用學院就業(ye) 基地,積極推薦適合的崗位。目前,孔存涵順利簽約一家金融科技公司,從(cong) 事軟件開發工作。
——開展培訓、“授人以漁”,幫助學生提升就業(ye) 能力、增強求職信心。
2021年起,在財政部支持下,教育部實施“中央專(zhuan) 項彩票公益金宏誌助航計劃”,對重點群體(ti) 開展就業(ye) 能力培訓。目前,該計劃已線下培訓2022屆畢業(ye) 生6.9萬(wan) 人、線上培訓66.8萬(wan) 人。
“求職分析與(yu) 優(you) 勢識別”“簡曆撰寫(xie) 與(yu) 優(you) 化”“溝通與(yu) 禮儀(yi) ”……今年5月底,參加學校開展的宏誌助航計劃就業(ye) 能力培訓後,華南農(nong) 業(ye) 大學2022屆哲學專(zhuan) 業(ye) 畢業(ye) 生邱豐(feng) 有收獲滿滿,已成功簽約心儀(yi) 的工作單位。“培訓課程非常實用,學校還為(wei) 我們(men) 安排了企業(ye) 現場教學環節,讓我在實踐中提高了就業(ye) 能力。”邱豐(feng) 有說。
同時,教育部還指導各高校充分發揮一線就業(ye) 工作人員和畢業(ye) 班輔導員作用,加強對畢業(ye) 生的就業(ye) 指導和心理疏導;為(wei) 疫情嚴(yan) 重地區提供就業(ye) 幫扶,舉(ju) 辦線上專(zhuan) 場招聘會(hui) ;開展“高職擴招畢業(ye) 生就業(ye) 服務專(zhuan) 項行動”,出台針對性舉(ju) 措幫助高職擴招畢業(ye) 生順利就業(ye) ……
用心用情、精心暖心。一係列政策措施,護航高校畢業(ye) 生求職之路。
腳踏實地,在實踐中成長成才
在宜賓學院求實會(hui) 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向學生們(men) 詳細了解就業(ye) 意向和求職進展。一名學生匯報說自己還當過兵,總書(shu) 記十分感興(xing) 趣:“有這個(ge) 經曆很好,鋼鐵就是這樣煉成的。”
麵對即將走出校門、走進社會(hui) 的青年學子,總書(shu) 記話語諄諄:“要弘揚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努力做到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勞動最光榮,我們(men) 的幸福生活是靠勞動創造的,一夜暴富、一夜成名是不現實的。大學生就業(ye) 要懷著一顆平實之心,綜合考慮自身條件和社會(hui) 需求,防止高不成、低不就。”
近年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深情寄語高校畢業(ye) 生,勉勵他們(men) 在實踐中成長成才:
“這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嚴(yan) 峻鬥爭(zheng) ,讓你們(men) 這屆高校畢業(ye) 生經受了磨練、收獲了成長,也使你們(men) 切身體(ti) 會(hui) 到了‘誌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的道理”;
“希望全國廣大高校畢業(ye) 生誌存高遠、腳踏實地,不畏艱難險阻,勇擔時代使命,把個(ge) 人的理想追求融入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之中,為(wei) 黨(dang) 、為(wei) 祖國、為(wei) 人民多作貢獻”;
“高校畢業(ye) 生要轉變擇業(ye) 就業(ye) 觀念,隻要有誌向就會(hui) 有事業(ye) ,隻要有本事就會(hui) 有舞台。希望大家找準定位,踏踏實實實現人生理想”……
為(wei) 引導畢業(ye) 生樹立正確的職業(ye) 觀、就業(ye) 觀和擇業(ye) 觀,教育部麵向2022屆畢業(ye) 生推出“互聯網+就業(ye) 指導”公益直播課,累計觀看人次達1.06億(yi) 。今年“就業(ye) 促進周”期間,全國開展基層主題宣傳(chuan) 4824場,推動14.1萬(wan) 名高校畢業(ye) 生報名參加基層項目。
各地各高校也開拓思路、積極行動:吉林省教育廳舉(ju) 辦係列就業(ye) 育人活動,邀請畢業(ye) 生就業(ye) 典型,幫助學生理解職業(ye) 定位、尋求發展方向;河西學院開展“我為(wei) 家鄉(xiang) 建設做貢獻,青春建功新隴原”就業(ye) 價(jia) 值引領教育,鼓勵畢業(ye) 生在西部就業(ye) ;雲(yun) 南旅遊職業(ye) 學院把就業(ye) 教育納入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ti) 係,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價(jia) 值觀……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2022屆畢業(ye) 生張榮楠,所學專(zhuan) 業(ye) 為(wei) 油氣儲(chu) 運工程,畢業(ye) 後將赴采油一線工作。“充分發揮所學專(zhuan) 業(ye) 知識,投身西部油田建設,是我的理想。”張榮楠說。目前,該校區已簽約就業(ye) 學生中,超六成選擇留在新疆;
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yu) 電氣工程學院博士生孫一唯,畢業(ye) 後選擇進入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從(cong) 事研發設計工作,為(wei) 中國航天事業(ye) 發展貢獻力量;
南開大學濱海學院畢業(ye) 生張沁鈺,如今已成為(wei) 一名光榮的武警戰士,一身戎裝的她,立誌把熱血揮灑在實現強軍(jun) 夢的偉(wei) 大實踐之中;
…………
好兒(er) 女誌在四方,有誌者奮鬥無悔。如今,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到西部、到基層建功立業(ye) ,用拚搏奉獻成就夢想,讓青春在黨(dang) 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li) 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