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崇明長興(xing) 鎮潘石村的稻田裏,上海交通大學的同學們(men) 正認真聽取收割稻穀的動作要點。之後,大家戴上手套,雙腳分開站立,彎下腰,左手抓住兩(liang) 三束稻子,右手執鐮刀割下,每個(ge) 人都身處“穀雨”之中,拍打聲回蕩在空中。結束田間勞作後,同學們(men) 走進農(nong) 戶家中砍柴生火。“勞動實踐之前,我並不是很清楚稻穀的具體(ti) 生長方式和形態,也不知道它是如何走到餐桌上的。這次社會(hui) 實踐,讓我真正把手放在大地之上,切身感受到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勞作的不易。”上海交大安泰經濟與(yu) 管理學院2019級本科生高婕說。
自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guan) 於(yu) 全麵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簡稱《意見》)以來,各高校采取多種形式開展勞動教育,促進勞動價(jia) 值取向、勞動技能水平、勞動精神麵貌“三位一體(ti) ”發展。通過完善培養(yang) 方案和課程、組織校園活動和實踐,高校勞動教育呈現出新的氣象。
1.貴在真實,大學勞動教育怎麽(me) 學
《意見》明確要求“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係統加強勞動教育”,對普通高校更是首次提出了“明確勞動教育主要依托課程,其中本科階段不少於(yu) 32學時”的要求。記者了解到,各高校依托自身優(you) 勢,開展課程建設,因地製宜設立相關(guan) 學分學時。
在對外經貿大學,原保險學院專(zhuan) 業(ye) 課《勞動與(yu) 社會(hui) 保障法》自2020級起歸入通修課程“經管法”課程組“法學類”,原政府管理學院學科基礎選修課《勞動與(yu) 社會(hui) 保障學》歸入通修課程“經管法”課程組“管理類”,再加上原有的公共平台課《勞動經濟學》《勞動法與(yu) 社會(hui) 保障法》,共同構成了該校的勞動教育理論課程。該校實踐教學與(yu) 信息化科工作人員介紹,將勞動教育納入學校人才培養(yang) 方案後,自2020級本科生開始,設立2個(ge) 學分的勞動教育必修課,總學時不少於(yu) 32學時,其中理論課程不少於(yu) 8學時。
中國勞動關(guan) 係學院黨(dang) 委書(shu) 記劉向兵指出,高校開好勞動教育必修課,是避免“大中小學勞育混同化”“大學勞育中小學化”傾(qing) 向的重要舉(ju) 措。高校通過開設專(zhuan) 門的勞育類通識必修課程,幫助學生深刻理解馬克思主義(yi) 勞動觀和社會(hui) 主義(yi) 勞動關(guan) 係,掌握相關(guan) 勞動法律法規,熟悉勞動關(guan) 係的政策和運行機製,了解社會(hui) 保障相關(guan) 的法律法規和政策,由衷認可並尊重普通勞動者,形成共享發展、體(ti) 麵勞動的意識等。
在北京郵電大學,勞動教育的理論學習(xi) 主要通過教學雲(yun) 平台MOOC(慕課)完成,還包括專(zhuan) 題講座、先進事跡報告會(hui) 等。而實踐課程依照勞動實踐形式和內(nei) 容,分為(wei) 日常生活勞動(保潔、搬運、集體(ti) 勞動)、生產(chan) 勞動(校園綠化美化、數據處理等)、服務型勞動(誌願服務、公益服務)等3大類13個(ge) 小類,學生可根據時間安排選擇適合的勞動任務。北郵為(wei) 了將勞動素養(yang) 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jia) 體(ti) 係,專(zhuan) 門開發教學雲(yun) 平台,對實踐活動的時長、強度及實踐活動成績進行信息化管理。
“理工類專(zhuan) 業(ye) 的勞動教育更要注重實踐,讓學生動動手出出汗的同時,也要動腦,增強對專(zhuan) 業(ye) 問題的直觀判斷能力。”北郵教務處實踐教學科科長魏東(dong) 曉介紹,北郵電子信息類專(zhuan) 業(ye) 的電子工藝實習(xi) 將勞動教育融入專(zhuan) 業(ye) 實踐課教學,同學們(men) 動手在電路板上進行焊接操作、安裝、組裝套件的同時,滲入勞動教育的理念,培養(yang) 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
“高校培養(yang) 學生的‘終端’已經突破校園,延伸進了社會(hui) 。作為(wei) 新時代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大學生需要成為(wei) 能夠勝任社會(hui) 發展新動態新需求的高端勞動者,因此,高校勞動教育需要具備務實、與(yu) 社會(hui) 生產(chan) 實踐相結合的特征。”中國教科院副研究員郭元婕說,“人類通常的學習(xi) 是對自然真實習(xi) 得的一種抽象,但以往被剝離掉的一線生產(chan) 生活實踐其實很重要。強調勞動教育,就是強調在真實完整的場域中解決(jue) 問題,這也就是勞動教育獨特的價(jia) 值所在。”
2.寓教於(yu) 勞,什麽(me) 樣的勞動教育更受歡迎
今年勞動節前夕,一場“航味巧技”實踐課拉開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勞動教育月”的序幕。北航飲食服務中心麵點廚師郭浩霞成為(wei) 了勞動教育課堂小組的主講師。在“航味巧技”實踐課上,她向同學們(men) 傳(chuan) 授了棗花酥及餃子的製作工藝。從(cong) 擀麵、包餡,到切製、翻花,大家拿出和解線性代數、做實驗一樣的認真嚴(yan) 謹完成每個(ge) 步驟。當精美的棗花酥新鮮出爐,水餃冒著騰騰的熱氣出鍋,同學們(men) 在動手實踐後高興(xing) 地品嚐了自己的勞動成果。
另一邊,北航宇航學院的十幾位同學來到沙河校區國家工程實驗中心,參與(yu) 飛機的清潔維護工作。來自該校航空航天博物館的老師為(wei) 大家詳細講解了清潔維護的注意事項,從(cong) 機身材質的保護到空速管的保護,同學們(men) 聽得津津有味。“以前看著飛機擺在實驗中心,總是遠遠地觀望,這次做清潔是近距離接觸,非常興(xing) 奮。”北航宇航學院2020級本科生趙煒佳說。“通過這次勞動,我對飛機的構造原理和相關(guan) 知識有了更直觀的認識,也意識到每一次成功的起降背後,都有工作人員默默的付出和保障。”
口罩生產(chan) 與(yu) 製作、生活用品收納、急救知識與(yu) 實操、農(nong) 業(ye) 種植與(yu) 農(nong) 活體(ti) 驗、智能化物流體(ti) 驗、家常菜烹飪……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已為(wei) 大一學生開設了15門勞動教育實踐課,門門課都成了需要“秒搶”的熱門課。東(dong) 南大學在其九龍湖校區開辟了一片“耕讀園”,由黨(dang) 支部、團支部、班級、社團等學生群體(ti) 自主申請、自主規劃、自主種植。目前已遴選200個(ge) 學生團隊進駐,形成集花卉、果樹、綠植等為(wei) 一體(ti) 的學習(xi) 生活社區,鼓勵和支持學生在園中勞動、收獲,享受勞動樂(le) 趣,提升勞動技能。
“對高校勞動教育而言,要考慮的不僅(jin) 是專(zhuan) 門的課程,也要考慮作為(wei) 一種培養(yang) 人的教育形態,勞動教育在學校各類活動裏能有哪些體(ti) 現。”華南師範大學教授盧曉中說,“勞動教育不同一般之處在於(yu) ,勞動本身不僅(jin) 是目標,還是方式方法,為(wei) 育人的大目標服務。高校環境、校園活動可以與(yu) 勞動教育結合發揮育人作用。寓教於(yu) 勞,需要有機的、符合學生成長規律的結合方式。”
3.與(yu) 時俱進,勞動教育要呈現哪些新形態
“熱愛勞動,認真勞動,夢想才能成真。”畢業(ye) 於(yu) 揚州工業(ye) 職業(ye) 技術學院的90後丁蓉蓉,是一名勞動主播培訓項目的“金牌講師”,她的培訓對象是海南省五指山市的農(nong) 民企業(ye) 家們(men) 。隨著時代的發展,新技術條件催生了勞動新樣態,豐(feng) 富了勞動教育的內(nei) 涵。
在學校的幫扶和指導下,丁蓉蓉回家鄉(xiang) 創業(ye) 搞種植,成功培育出冰草新品種,打破了國外壟斷,建成了江蘇省最大的冰草種植和銷售企業(ye) 。在依靠自己的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同時,她還不忘鄉(xiang) 親(qin) 們(men) ,帶動當地35戶131人就業(ye) 致富。
“《意見》指出,勞動教育要‘體(ti) 現時代特征’。勞動主播是新直播業(ye) 態下的一種技能,為(wei) 的是解決(jue) 農(nong) 產(chan) 品企業(ye) 對專(zhuan) 業(ye) 化、職業(ye) 化、高素質的直播電商類人才的需求。學校將進一步創新方式方法,持續開展好勞動主播培訓等新樣態勞動教育,培養(yang) 更多能紮紮實實貢獻社會(hui) 的時代新人。”揚州工業(ye) 職業(ye) 技術學院黨(dang) 委書(shu) 記劉金存表示。
在北京郵電大學,以勞促學、以勞促創、“勞動教育+技術創新”的育人模式發展迅速,培育出《無人機智能采摘技術的研究與(yu) 實現》《多種光譜分析法快速檢測土壤元素實現農(nong) 業(ye) 大數據應用》《智能灌溉係統》等多個(ge) 大學生創新創業(ye) 項目。“從(cong) 施肥、灌溉到病蟲害防治,我們(men) 大學生的創新創業(ye) 項目實現了對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多個(ge) 環節的覆蓋。學生不單單是去勞動,而是在勞動過程中通過新技術做一些輔助,讓學生思考怎麽(me) 提高勞動效率,覺得勞動是有意思的。”魏東(dong) 曉說。下一步,北郵還將在農(nong) 機站和農(nong) 場設立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引導學生增強解決(jue) 實際問題的能力。
“從(cong) 農(nong) 業(ye) 、工業(ye) 到第三產(chan) 業(ye) ,勞動內(nei) 涵的擴大是社會(hui) 規律使然。高校勞動教育應與(yu) 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的發展緊密相連。”郭元婕表示,一方麵,以數字經濟為(wei) 代表的新業(ye) 態正在往前端、宏觀延伸,各行業(ye) 、生產(chan) 生活都為(wei) 之改變。另一方麵,新興(xing) 職業(ye) 呈現精細化、小眾(zhong) 化、多元化的特點,擬音師、家庭教育指導師等滿足了人民生產(chan) 生活中更豐(feng) 富多樣的需求。她說:“勞動教育的特點就在於(yu) 與(yu) 社會(hui) 生產(chan) 實踐相結合,產(chan) 業(ye) 新形態要求勞動者具備相應的素養(yang) 基礎。基於(yu) 這些,我們(men) 相信,今天高校的勞動教育可以不斷生發出新的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