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鶴壁市加快發展“互聯網+教育”,實施“一台一網一板一園”信息化工程,不僅(jin) 實現了城鄉(xiang) 學校共上一堂課,推動了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鶴壁市智慧教育平台還被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推選為(wei) 智慧教育典型案例,並在工業(ye) 和信息化部舉(ju) 辦的全國第四屆“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中取得智慧教育專(zhuan) 題競賽三等獎。
鶴壁市將教育信息化作為(wei) “三個(ge) 率先”的首要目標,在整市建製創建教育信息化2.0示範區中,改革驅動、創新引領、服務發展,構建“互聯網+”條件下的課堂教學、教育服務、教育治理新模式,實現市域優(you) 質教育資源普惠共享,以信息化全麵帶動教育現代化。
統籌布局一盤棋,打造教體(ti) 新高地
鶴壁市把教育信息化納入到了智慧城市整體(ti) 規劃中,錨定整市建製創建教育信息化2.0示範區,建立了統籌有力的教育信息化建設體(ti) 係。
鶴壁市智慧教育指揮中心
精準調研統規劃。針對之前數據互通不暢、平台應用雜亂(luan) 繁多、管理服務體(ti) 係有待整合等問題,鶴壁市開展廣泛調研,謀劃實施“一台一網一板一園”工程,以全市共建一個(ge) 智慧教育平台、一張教育專(zhuan) 網引領提升信息化軟件環境,以智慧黑板、數字校園建設引領提升信息化硬件環境,構建市域內(nei) 互聯互通的現代化教育管理服務框架。
政策引領促協同。鶴壁市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出台《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2.0行動的指導意見》等文件,建立“各級政府抓統籌保障、教育部門抓組織實施、教研部門抓教學應用、電教中心抓協調服務、學校抓具體(ti) 落實、教育督導部門抓評估考核”的協同推進工作機製,實施教育信息化聯席會(hui) 議和校園首席信息官製度(全市中小學333名首席教育信息官由校長擔任),開展教育信息化2.0領導力培訓。如今,鶴壁市7個(ge) 縣區(功能區)全部申報並核準為(wei) 示範試點縣區。
加大投入強保障。加大資金投入力度,鶴壁市爭(zheng) 取到kaiyun体育登入口專(zhuan) 項經費400萬(wan) 元,明確各學校公用經費中信息化經費支出不低於(yu) 10%,出台《鶴壁市教育信息化2.0建設(縣區)獎補暫行辦法》,並建立了以獎代補激勵機製。2021年年初以來,鶴壁市共投入資金5000萬(wan) 餘(yu) 元。
基礎建設一體(ti) 化,賦能校園數字化
鶴壁市把環境建設作為(wei) 教育信息化基礎工程來抓,大力推進智慧教育平台、交互式教學終端、教育專(zhuan) 網、數字校園項目建設,為(wei) 師生提供更加優(you) 質的數字化教學、管理、教研基礎環境。
鶴壁市智慧教育平台數據大屏
建立互聯共享智慧教育平台。鶴壁市在全省率先搭建了融教育管理、教育資源、教育信息、“三個(ge) 課堂”、平安校園和教育評價(jia) 於(yu) 一體(ti) 的鶴壁智慧教育平台,全市所有用戶通過一個(ge) 統一的門戶網站登錄。此外,鶴壁市利用已開發的平台的創新和利舊兩(liang) 種模式,開發出5G+遠程直播課堂、5G+教育地圖等超100項應用,實現了鶴壁市學前、中小學、中高職、全民終身教育四大學段的資源全覆蓋,打通全市7個(ge) 縣區(功能區),構建全市教育數據互聯互通、信號實時呈現的智慧教育大腦,實現城鄉(xiang) 學校同上一堂課。
截至目前,鶴壁市智慧教育平台師生注冊(ce) 率達100%、組織線下培訓117場次,研發線上教師培訓交流平台,精選167節應用指導微課視頻,教師分享應用教學案例3萬(wan) 餘(yu) 件,基本實現“校校連、班班通、人人用”。推動教育管理更加集成高效。
鶴壁市智慧教育平台整合了各類管理App功能,涵蓋公文、高清視頻會(hui) 議、考勤、招生、問卷等管理應用,實現市、縣區、鄉(xiang) 鎮、學校和班級五級一體(ti) 化管理、自動化辦公,教學資源更加優(you) 質豐(feng) 富。
鶴壁市智慧教育平台引入學科網、21世紀教育網等國內(nei) 優(you) 質教學外部資源,資源總量超1540TB,平均每周更新8000條左右,讓本地資源通過市、縣區、學校三級建設,形成了鶴壁特色的教學資源庫,麵向全體(ti) 師生和家長免費提供種類、數量豐(feng) 富的數字教學資源。同時,該平台還建設了“教學通”“好分數”等應用,生成學生錯題本和個(ge) 性化學習(xi) 報告,實現精準學情分析和個(ge) 性化精準教學。推動教育評價(jia) 更加科學公開;通過對數據的智能建模分析,形成區域決(jue) 策、學校運營、班級管理、教師發展、學生成長五級大數據,實現教育部門對學校、學校對教師、教師對學生的三維評價(jia) ,為(wei) 區域的政策製定和決(jue) 策提供科學依據。
讓校園安全更加智能可控。平台設置監控、校車定位、一鍵式報警等安全應用,匯聚校園監控、校車軌跡、明廚亮灶等校園實時視頻信息,實現校園安防可防可控可查。
搭建高速率教育專(zhuan) 網。針對一些網速無法滿足教育教學需求現狀的學校,鶴壁市建設高速率、高質量、高安全的鶴壁教育專(zhuan) 網,形成市域內(nei) 互聯互動、信息交換、資源共享的網絡構架。截至目前,項目一期工程已接入23個(ge) 單位,各項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人工智能課上課場景
建設交互式教學終端。在推動電子白板基本覆蓋的基礎上,鶴壁市建設人工智能和創客實驗室60套、錄播教室網絡互動直播教學設備183套、智慧黑板1200餘(yu) 套,全市班級多媒體(ti) 教學設備覆蓋率達99.4%。在全市重大項目績效考核中,成績名列前茅。
構建多功能數字校園。鶴壁市製定了《鶴壁市中小學數字校園基本標準》,從(cong) 基礎設施、網絡平台、教學應用、保障機製等四層麵15個(ge) 方麵對標提升,建成特色鮮明、示範引領的省級數字校園標杆校34所;建成功能齊備、滿足教育教學需求的市級中小學數字校園示範校56所、達標校143所。如今,鶴壁市中小學校數字校園達標率66.9%,市直中小學校數字校園達標率100%,全市信息化技術設施環境更加優(you) 化、信息化水平整體(ti) 提升。
城鄉(xiang) 同上一堂課。教學教研零時差
成立市中小學“三個(ge) 課堂”建設與(yu) 應用領導小組,印發《鶴壁市中小學“三個(ge) 課堂”建設與(yu) 應用實施方案(2021—2022年)》,鶴壁市各縣區製定“三個(ge) 課堂”建設實施方案,利用鶴壁市智慧教育平台及學校的錄播教室、班班通設備等軟硬件信息化設施,建設“專(zhuan) 遞課堂”、“名師課堂”和“名校網絡課堂”,打破傳(chuan) 統課堂空間限製,實現城鄉(xiang) 學校同上一堂課,推動優(you) 質教學資源互聯互通,促進全市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
“一校帶多點、強校帶弱校”網絡互動直播教學
專(zhuan) 遞課堂推動城鄉(xiang) 均衡。鶴壁市通過“中心校帶教學點、強校帶弱校、一校帶多點”模式,采取網上專(zhuan) 門開課或同步上課、利用互聯網按照教學進度推送優(you) 質教育資源等形式,實現鄉(xiang) 鎮中心校和鄉(xiang) 村教學點、城鄉(xiang) 結對共同體(ti) 學校同步上課,解決(jue) 農(nong) 村薄弱學校師資短缺和開不出、開不足、開不好音樂(le) 與(yu) 美術等國家規定課程問題。
名師課堂助力教師成長。鶴壁市組織全市200餘(yu) 名特級教師、教學名師通過名師工作室等形式組建網絡研修共同體(ti) ,建成城鄉(xiang) 教研共同體(ti) 119對、校際集體(ti) 備課組1191個(ge) ,探索網絡環境下教研活動新形態,發揮名師名課示範效應,解決(jue) 部分教師教學能力不強、專(zhuan) 業(ye) 水平不高等問題。此外,鶴壁市還組織教學名師通過鶴壁市智慧教育平台,開展中考模擬試卷集中講評,實現全市2萬(wan) 餘(yu) 名九年級學生同上一堂課。
示範區致遠小學和楊子河小學同上一節課
名校課堂促進優(you) 質共享。鶴壁市遴選了一批辦學實力強的中小學、幼兒(er) 園,依托學校優(you) 勢學科建設名校網絡課堂,通過網絡學校、網絡課程等形式,實現優(you) 質學校教學資源共建共享。每年組織開展市現代教育技術觀摩周,以“深化‘三個(ge) 課堂’應用、助力區域教育均衡”為(wei) 主題,安排網絡直播互動課堂、專(zhuan) 遞課堂和名師直播課堂3種模式教學課例20餘(yu) 節。
信息素養(yang) 大提升,打造智慧新生態
鶴壁市通過推進創客教育、開展技能競賽、創新教學模式等方式全麵提升信息素養(yang) 。
鶴壁市淇濱區牟山小學學生正在進行軌跡車編程
推進創客教育。鶴壁市在開展創客教育、跨學科教育過程中,以每校建設2至3個(ge) 人工智能、機器人、3D打印、無人機、VR/AR等信息化創客實驗室為(wei) 目標,在創客課程、創客師資、創客空間、創客活動等方麵不斷探索,學生參與(yu) 率近30%。如今,鶴壁市創建了市級創客教育示範校25所、人工智能示範校10所,創建全省人工智能試點區1個(ge) 、全省首批人工智能試點校8所。
淇縣學生展示自己用平板電腦軟件畫出的“冰墩墩”
華東(dong) 師範大學終身教授指導鶴壁市教育信息化應用
開展技能競賽。鶴壁市舉(ju) 辦全市中小學信息技術與(yu) 課程融合優(you) 質課比賽、信息技術創新教學技能競賽、“一師一優(you) 課,一課一名師”基礎教育網絡精品課、智慧黑板創新教學優(you) 質課等競賽活動,遴選展播共享優(you) 質課7000餘(yu) 節,深化信息技術與(yu) 課堂教學融合的同時,有力促進了課堂信息化應用水平提升,每年多名教師被評為(wei) 省市教學標兵,在全省教育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動中我市作品獲獎率達70%。鶴壁科達學校被教育部評為(wei) 同時具有中小學校長與(yu) 骨幹教師培訓資質的“網絡學習(xi) 空間人人通”培訓基地,這一做法被推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ya) 太地區。
科達學校智慧課堂6151教學模式
創新教學模式。鶴壁市鼓勵學校探索智慧教學新模式,主導成立的全市智慧教育聯盟,利用電子書(shu) 包對“一對一”個(ge) 性化學習(xi) 模式進行實踐和探索,10所學校成為(wei) 首批試點單位,被教育部立項為(wei) 全國18個(ge) 共同體(ti) 項目之一;鶴壁科達學校、鶴壁市第二中學、鶴壁市蘭(lan) 苑中學、鶴壁市淇濱區湘江中學等率先利用智能學習(xi) 終端探索翻轉課堂模式實踐應用,深度融合“教”與(yu) “學”,通過“師生”和“生生”課堂互動,提高教學效率,實現個(ge) 性化自主學習(xi) 。此外,許多鶴壁學校立足實際,探索出了“三勤四環節”“6511”等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切實提升教學質量。
鶴壁市教體(ti) 局表示,未來式鶴壁市將繼續以教育信息化2.0示範創建為(wei) 中心,進一步構建智能環境、豐(feng) 富教育資源、創新應用模式、提升教育質量、挖掘數據價(jia) 值、革新評價(jia) 手段、提升治理能力,打造智慧教育新生態,以信息化支撐和引領鶴壁教育現代化,為(wei) 加快教育強市建設、譜寫(xie) 高質量富美鶴城更加出彩絢麗(li) 篇章作出積極貢獻。
(來源:河南省教育融媒體(ti) 采編中心 通訊員 王誌偉(we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