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体育登入口

首頁 > 基礎教育 > 正文
致敬,不可磨滅的紅色記憶

鄭州市金水區南陽路第二小學師生學習紅旗渠精神

發布時間:2022年12月12日17:48 來源:鄭州市金水區南陽路第二小學

  近日,鄭州市金水區南陽路第二小學將學生精神培養(yang) 與(yu) 文明校園創建結合在一起,把紅旗渠精神引入課堂,引入社團,作為(wei) 愛國主義(yi) 教育的“教材”和“課堂”,讓紅色基因融入師生血脈,代代相傳(chuan) 。



  為(wei) 讓孩子接受更係統的紅色教育,書(shu) 法社團紅色主題教育成為(wei) 每周一節的必修課。課堂上,師生共同學習(x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講話精神:“紅旗渠就是紀念碑,記載了林縣人不認命、不服輸、敢於(yu) 戰天鬥地的英雄氣概。”在老師帶領下,孩子們(men) 從(cong) 感知、走近、認識紅旗渠,到學習(xi) 、探索紅旗渠精神,書(shu) 法課堂講曆史、講傳(chuan) 統、講紅色教育的內(nei) 容豐(feng) 富,成為(wei) 最受學生們(men) 歡迎的課程之一。



  為(wei) 促進書(shu) 本知識和生活體(ti) 驗深度融合,老師廣集素材,利用網上展館開展紅旗渠研學之旅。“劈開太行山,漳河穿山來,林縣人民多壯誌,誓把河山重安排!”“紅旗渠是團結協作的產(chan) 物,是發揚科學精神的產(chan) 物,是開拓創新的產(chan) 物,體(ti) 現著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學生和老師一起誦讀“自力更生,艱苦創業(ye) ,團結協作,無私奉獻”“既然愚公能移山,我們(men) 修渠有何難,立下愚公移山誌,決(jue) 心劈開太行山”,紅旗渠精神在孩子們(men) 心中刻下了深深烙印。

  通過觀看大型記錄片《根脈——紅旗渠精神》,師生共同走近當年六十萬(wan) 林縣人民投身十年修渠中一個(ge) 個(ge) 感天動地的人物和事件。“我們(men) 也要把紅旗渠精神融入生活中,抗擊疫情是艱苦卓絕的戰鬥,奮戰在一線的逆行者們(men) 不畏艱險,我們(men) 也要團結一心,共同抵抗疫情。”劉老師鼓勵學生把紅旗渠精神作為(wei) 努力學習(xi) 的動力和指南。同學們(men) 暢談心得,展開了一場雲(yun) 端交流盛會(hui) ——“我深深體(ti) 會(hui) 到我們(men) 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men) 少先隊員們(men) 一定要努力學習(xi) ,做一個(ge) 對國家有用的人”。王明軒同學分享時說道:“讓我印象最深的是300名青年民工在斷壁上開鑿出來的青年洞,我以後一定要去紅旗渠看看。”



  “自力更生是法寶,眾(zhong) 人拾柴火焰高 ”“不畏艱難銳意進取,堅持不懈勇敢擔當”……孩子們(men) 紛紛用書(shu) 法作品記錄自己的學習(xi) 感受。老師分別從(cong) 不同字體(ti) 的用筆方法、結構特征和排列布局進行了一對一指導,同學們(men) 逐字練習(xi) ,反複修改,最終呈現出筆畫方圓結合,剛柔相濟,結字渾厚又不失靈動的優(you) 秀作品,在展評環節老師組織學生互相欣賞點評。同學們(men) 把書(shu) 法標語張貼在家中醒目位置,提醒自己從(cong) 小事做起,不僅(jin) 要保護水資源,還要保護生態環境,爭(zheng) 當綠色文明使者。

  冬日的“網上校園”,看到聽到皆是“紅旗渠”——國旗下師生宣講;各中隊觀影紅旗渠影片撰寫(xie) 心得、製作手抄報;音樂(le) 課觀看紅旗渠戲劇;作業(ye) 展評學習(xi) 紅旗渠精神的心得;書(shu) 法課堂練寫(xie) 紅旗渠語句;道法課堂人人都能講紅旗渠故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說,紅旗渠精神曆久彌新,永遠不會(hui) 過時,這種精神已融入金水區南陽路第二小學師生的血脈,鼓舞著每一名教師奮發圖強,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少年追光成長!


作者:劉家馨 任春樂 二審:郭明軒 三審:侯岩 責任編輯:肖博

最新發布

公眾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