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体育登入口

首頁 > 高等教育 > 正文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提高政治站位 強化使命擔當 持續為建設教育強國貢獻力量

發布時間:2023年01月11日19:24 來源:河南教育(高等教育)


提高政治站位 強化使命擔當

持續為(wei) 建設教育強國貢獻力量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進行“三位一體(ti) ”統籌安排、一體(ti) 部署,並擺放在“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即“高質量發展”之後的突出位置,極具戰略意義(yi) 和深遠影響。這一部署深刻體(ti) 現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強國崛起規律、對當今新技術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的時代特征、對未來世界發展大勢的深刻洞察和把握,深刻體(ti) 現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教育的關(guan) 心重視一以貫之,對新時代新征程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的強調與(yu) 期待。對高校而言,這不僅(jin) 是一份閃耀的榮光,更是一份厚重的責任。河南財經政法大學作為(wei) 省特色骨幹大學,將深入學習(xi) 宣傳(chuan)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兩(liang) 個(ge) 確保”“十大戰略”,在為(wei) 黨(dang) 育人、為(wei) 國育才上擔當作為(wei) ,在創新驅動、服務社會(hui) 上奮勇爭(zheng) 先,為(wei) 打造國家創新高地、建設現代化河南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撐。


聚焦內(nei) 涵建設固根基,築牢長遠發展基礎


“十三五”時期,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博士授權單位建設為(wei) 總抓手,深入實施“人才強校、質量立校、學術興(xing) 校、特色名校、製度治校、文化厚校”戰略,推動學校總體(ti) 麵貌發生了深刻變化。


一是人才隊伍這一辦學基礎夯得更加堅實。這是近年最根本、最基礎、最具有決(jue) 定性意義(yi) 的變化。學校以“人才強校”戰略為(wei) 引領,堅持引進與(yu) 培養(yang) 並重、柔性引進與(yu) 硬引進並舉(ju) ,普遍培養(yang) 、全麵提升與(yu) 重點扶持、鼓勵拔尖相結合,深入推進“兩(liang) 工程兩(liang) 計劃”,推動人才隊伍建設,實現了人才隊伍在規模上的穩步增長和結構上的不斷優(you) 化。實施“博士化工程”,“十三五”以來共引進博士約400名,培養(yang) 博士近200名;實施“師資培訓工程”,支持近千名教師參加國內(nei) 訪學、博士後合作研究、出國研修等素質提升項目;實施“青年拔尖人才資助計劃”,使一批有發展潛質的優(you) 秀青年教師獲得資助,並逐步成長為(wei) 教學科研骨幹。


二是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抓得更加有力。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教育的重要論述,切實把為(wei) 黨(dang) 育人、為(wei) 國育才的要求落到實處。獨立設置了素質教育中心,統籌素質教育課程規劃與(yu) 實施;設立美育中心,組建大學美育教研室,增設“大學美育”為(wei) 全校通識必修課;出版美育教材,創建相應慕課,供全國300多所高校的40餘(yu) 萬(wan) 人選修,推動美育工作走在全國高校前列;以建強省級重點馬克思主義(yi) 學院為(wei) 契機,著力推進思政課改革創新和黨(dang) 的創新理論“三進”工作,馬克思主義(yi) 理論獲批省級重點學科;推動與(yu) 省委宣傳(chuan) 部共建文化傳(chuan) 播學院,著力培養(yang) 具有政治立場、人民情懷和責任擔當的優(you) 秀新聞傳(chuan) 播後備人才;先後與(yu) 紅旗渠幹部學院、新鄉(xiang) 先進群體(ti) 教育基地、大別山幹部學院、濟源市愚公移山紅色教育基地等開展合作,共建思想政治教育(培訓)基地;積極打造的“石榴樹”育人工程,逐步成為(wei) 少數民族學生管理服務的品牌和標杆,受到中央統戰部的肯定並向全省推廣經驗做法。


三是服務社會(hui) 這一使命擔當扛得更加牢穩。對接國家和河南省戰略需求,新建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案例研究基地1個(ge) 、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1個(ge) ,新增省級研究機構10個(ge) 、省級智庫5個(ge) 。通過實施“學術交流計劃”,初步實現了線下學術報告天天有的目標,營造了濃厚的探求真知、關(guan) 注現實、服務社會(hui) 的科研氛圍。“十三五”以來,學校專(zhuan) 家學者依托各級研究機構先後為(wei) 政府部門和企事業(ye) 單位提供各類谘詢決(jue) 策500餘(yu) 項,向中央及省委省政府提供的決(jue) 策建議,研究成果被省部級以上領導批示30餘(yu) 次。


學校聚精會(hui) 神抓內(nei) 涵建設的成效,在日益擴大的社會(hui) 影響上得到集中體(ti) 現。近5 年,學校錄取分數線穩居省內(nei) 第三,位列兩(liang) 所“雙一流”高校之後。


注重頂層設計強引領,擘畫未來發展藍圖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進軍(jun) 的第一個(ge) 五年,是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進程、著力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時期,是加快河南教育現代化建設、建設教育強省的關(guan) 鍵階段,也是學校必須緊緊抓住並且可以大有作為(wei) 的重要發展機遇期。學校科學謀劃了“十四五”乃至更長一段時期的發展藍圖。本著前瞻30年、謀劃15年、做實近5年的思想,學校提出:到2025年,學校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zheng) 力顯著增強,特色更加鮮明,優(you) 勢更加突出,特色骨幹大學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獲批博士學位授權單位,初步建成國內(nei) 有地位、國際有影響、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大學;到2035年,即國家基本實現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時,基本建成國內(nei) 有地位、國際有影響、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大學。學校“財經政法深度融通”的特色在國內(nei) 享有廣泛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力爭(zheng) 有骨幹學科進入全國“一流學科”行列,並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擁有一批國內(nei) 頂尖學者,產(chan) 生一批重大原創性科研成果,為(wei) 高水平實現現代化河南、我國基本實現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作出積極貢獻;到本世紀中葉,即社會(hui) 主義(yi) 強國建成之時,也是建校100周年之際,全麵建成國內(nei) 有地位、國際有影響、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大學,擁有全國一流學科數量明顯增加,創新型、複合型和應用型人才培養(yang) 特色具備顯著的國際競爭(zheng) 力,在經濟學、管理學、法學等領域具有重大影響力和重要話語權,為(wei) 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作出重要貢獻。


堅持目標導向抓落實,保障規劃落地見效


學校師生普遍反映,學校“十四五”規劃承接了國家戰略、契合了時代要求、反映了師生意願,極大地鼓舞了人心、凝聚了力量。為(wei) 了保障“十四五”目標任務和中長期願景的實現,學校明確提出了以“十大工程”為(wei) 牽引的規劃保障措施:實施人才培養(yang) 質量提升工程,通過強化思想政治教育、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yang) 模式、深化專(zhuan) 業(ye) 建設改革、建立多維評價(jia) 體(ti) 係等舉(ju) 措,培育時代新人;實施學科建設培優(you) 築峰工程,通過調整優(you) 化學科布局結構、統籌學科協調發展、強化“申博”學科優(you) 勢、推動學科交叉融合等舉(ju) 措,創建一流學科;實施師資隊伍建設強基工程,通過加強頂層設計、拓寬引才渠道、培育創新團隊、加強師德師風、完善分配製度等舉(ju) 措,打造人才高地;實施科研創新能力提升工程,通過建好科研平台、培育重大項目、完善科研機製、優(you) 化學術環境等舉(ju) 措,推出重大成果;實施社會(hui) 服務能力增效工程,通過新型智庫升級、繼續教育拓展、社會(hui) 合作增速等舉(ju) 措,彰顯社會(hui) 擔當;實施特色文化品牌塑造工程,通過加快推進精神文化導向平台、環境文化育人平台、學術文化支撐平台、校園文化傳(chuan) 播平台、校友文化輻射平台等舉(ju) 措,推動以文化人;實施國際交流合作拓展工程,通過推進中外合作辦學、加強戰略夥(huo) 伴建設、拓展教師國際視野、加強國際人才培養(yang) 、加速學生國際流動等舉(ju) 措,促進開放發展;實施支撐服務體(ti) 係完善工程,通過發展資金擴增、幸福校園創建、智慧校園保障、健康校園建設、平安校園治理等舉(ju) 措,強化辦學保障;實施內(nei) 部治理結構優(you) 化工程,通過推進依法治校、完善評價(jia) 體(ti) 係、加強學術治理等舉(ju) 措,提升治理能力;實施黨(dang) 建引領保障工程,通過加強黨(dang) 的政治建設、強化思想理論武裝、提升組織建設成效、持續正風肅紀反腐等舉(ju) 措,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


美好藍圖已繪就,奮楫揚帆正當時。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將把學習(xi) 宣傳(chuan)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激發出來的熱情和幹勁轉化為(wei) 做好工作的強大動力,踔厲奮發,勇毅前行,以釘釘子精神一步步把“十四五”規劃的目標和中長期願景變為(wei) 現實,努力為(wei) 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建設教育強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作者係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原黨(dang) 委書(shu) 記楊宏誌。原文刊載於(yu) 《河南教育》(高等教育)雜誌2022年第12期。)


二審:時高璽 責任編輯:梅瑞祥

最新發布

公眾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