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學校的課程體(ti) 係彰顯著學校的價(jia) 值取向和育人理念,也影響著教學方式的深度變革和教學品質的穩步提升。鄭州市金水區緯五路第二小學教育集團秉承“向真而思、向善而立、向美而行”的勞動觀,以 PBL“任務驅動”為(wei) 課程錨點,建構了全領域、寬視野、多維度的“5+N”全域勞動實踐課程體(ti) 係。
《走進中醫藥》這一勞動課程向學生教授簡單、基礎的中醫藥知識,體(ti) 驗式學習(xi) 中醫藥文化,分為(wei) 打開中醫之門、走進中醫名家、探秘神農(nong) 百草、研旅中醫大學、解鎖藥膳美食五個(ge) 板塊。課程依托《中小學生中醫藥文化課程》這項教材,篩選適合學生了解的中醫知識。通過課堂上的知識普及,再聯係生活中的中醫文化現象,學生對於(yu) 中醫藥知識有了最基本的、係統性的認識。
同學們(men) 深入河南醫藥大學校園,暢遊展覽館,走進諸多中醫名家的世界,讀身世、記成就,仰望醫者名家,埋下“誌為(wei) 良醫,治病救人”的職業(ye) 願景。在老師的帶領下,同學們(men) 在校內(nei) 百草園中,對“識百草、育百草、賞百草、嚐百草”四個(ge) 項目進行探究,學習(xi) 草藥種植知識,分辨雜草和藥草,了解不同草藥的外形及功效。親(qin) 身參與(yu) 到中草藥種植中。
根據課程內(nei) 容規劃,4月26日上午,“小藥童”主題活動在明鴻校區勞動實踐基地“暖莊園”如期舉(ju) 行。作為(wei) 本學期三年級學生的勞動課程成果展示,孩子們(men) 已於(yu) 前期學習(xi) 中,就“百草園”領域的七大草藥主題--“花園裏的中草藥”、“果園裏的中草藥”、“腳下的中草藥”、“廚房裏的中草藥”、“糧倉(cang) 裏的中草藥”、“餐桌上的中草藥”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了深入而持久的探究,有了深厚的中草藥知識奠基,再化身美食家,製作“藥膳美食”就輕而易舉(ju) 。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嚴(yan) 格按照藥膳配方,化身“小藥童”,將中草藥和一些食物相搭配,采用現代科學方法做成具有一定色、香、味、形的美味飲品和食物,輕鬆解鎖中草藥在我們(men) 生活飲食中的神奇妙用。
五個(ge) 班級,七大主題,共計推出十個(ge) 攤位,不同主題特色的裝飾,不同主題領域的美食,給前來品嚐鑒賞的師生們(men) 以不同的觀感和味覺體(ti) 驗。光看各個(ge) 攤位的菜單就能想象出這“藥膳”的豐(feng) 富與(yu) 美味:“花園裏的中藥”盡是花中美食,玫瑰餅的酥香甜嫩、山楂糕的酸甜開胃、百合蓮子粥的清甜潤滑、玫瑰鮮花餅的的酥脆精致,讓人不由驚歎花朵真的是可以“吃”的;“果園裏的中藥”講究的是搭配的和諧,山楂的酸得需配上紅棗的甘、碭山梨的甜能中和石榴皮的澀、桑椹的甜能遮蓋酸棗仁的苦;“茶杯裏的中藥”掀起一股“泡茶”風,枸杞菊花、梔子荷葉、枸杞梔子,真是樣樣可搭,加了小冰糖的羅漢果桑葉茅根茶更是成為(wei) “續杯”十五次的新潮飲品;以前聽說“腳下的中草藥”就是要“泡腳”,到了現場才知道,腳下的“艾葉”還可以做成消熱甜品“艾仙草”、暖胃點心“艾青團”、青黃拚接“艾蛋卷”,濃濃的艾香裹著濃濃的“艾”意讓你忍不住就想把“艾”帶回家;“糧倉(cang) 裏的中藥”主推五穀雜糧常見美食,口感豐(feng) 富的芝麻丸、色味俱全的綠豆糕、清淡爽口的山藥紫薯糕、造型美觀的杏仁酥,焦香酥脆的油炸花生幾乎人手一份,尋常五穀在藥童們(men) 的手裏變得那麽(me) 可口可愛;“廚房裏的中草藥”以“小”見大學問多,小小佐料更增濃鬱菜香,樣樣展品都是廚房必不可缺;“餐桌上的中藥”集聚了中華美食的經典菜品,涼拌黃瓜清脆爽口、蟲草排骨湯香飄滿園、藥膳雞湯鮮嫩醇厚,勾起的不止有“遊客們(men) ”的味蕾,還有其他攤位藥童們(men) 的口水。
開場前琳琅滿目的美食,此時都進了師生們(men) 的肚腹。所謂“藥食同源”,相信孩子們(men) 都有了更為(wei) 深刻的認識,此次活動不僅(jin) 是一次美食品鑒,更多的是中醫藥文化的普及,孩子們(men) 與(yu) 中醫為(wei) 伴、與(yu) 草藥為(wei) 友,此番收獲和成長,都在課程前後的實踐體(ti) 驗中不斷積澱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