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曆史,觸摸文明。又是一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為(wei) 活化利用文博資源,通過文物和文化遺產(chan) 的視角,講好文化故事,進一步增強青少年文化遺產(chan) 保護知識,弘揚和傳(chuan) 承曆史文化。5月17日,金水區緯五路第一小學特邀請河南博物院傳(chuan) 統文化育苗工程的老師和紅領巾講解員一起穿越古今,探尋會(hui) “說話”的曆史,感受博物館裏的奇妙世界,帶領青少年做文物的講述人和保護者。
“5.18是個(ge) 什麽(me) 日子?與(yu) 博物館有什麽(me) 關(guan) 係?”“博物館為(wei) 什麽(me) 被稱為(wei) 大學校?”“文物會(hui) 說話嗎?要如何文物發聲呢?”活動開始前,老師向孩子們(men) 提出了三個(ge) 問題,伴隨著這些問題,河南博物院的老師通過文博知識小講,帶領青少年身臨(lin) 其境的走進河南博物院。經過老師的娓娓道來,孩子們(men) 不僅(jin) 了解到河南博物館的功能、要素、收藏,學習(xi) 了國寶文物背後的冷知識,還著重認識了河南博物院的鎮館之寶之一的文物——婦好鴞尊。隨後老師講到認識文物怎能隻通過圖像,我們(men) 還要了解文物背後的故事。現場老師通過“文物劇本殺”文物故事演繹的方式,創設情境,寓教於(yu) 樂(le) ,從(cong) 孩子的視角出發,用童趣的想象力講述文物背後的故事,並製作自己獨有的文物名片。
在“我是國寶守護人”小小國寶講解員職業(ye) 體(ti) 驗環節,“國寶講解小明星”為(wei) 大家帶來一場別來生麵的講解,充分闡釋了青少年對國寶文物的認識與(yu) 理解,增強了青少年對傳(chuan) 統文化的知識儲(chu) 備,傳(chuan) 遞了青少年的文化自信。除此之外,為(wei) 加深青少年對河南博物院以國寶文物的認知,為(wei) 孩子們(men) 提供“零距離”了解、學習(xi) 、體(ti) 驗的機會(hui) ,在老師的講解下,孩子們(men) 運用自己手中的綜合材料包製作出了一本屬於(yu) 自己的博物館奇妙掌中書(shu) 。課堂上的趣味提問和互動,加深了孩子們(men) 對博物館及國寶文物的認知,激發了孩子們(men) 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未來,金水區緯五路第一小學將持續探索“學校—社區—家庭”三位一體(ti) 聯動模式,將三位一體(ti) 中的各個(ge) 主體(ti) 充分發揮各自的優(you) 勢,把家校社工作落到實處,進一步提升了青少年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