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体育登入口

首頁 > 基礎教育 > 正文

金水區緯三路小學開展“走進原陽,探尋稻作文化”研學活動

發布時間:2023年06月15日15:07 來源:金水區緯三路小學

  “讀萬(wan) 卷書(shu) ,行萬(wan) 裏路”。研學實踐繼承和發展了我國傳(chuan) 統遊學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為(wei) 素質教育的新內(nei) 容和新方式。6月13日,金水區緯三路小學以“水稻”為(wei) 研究主體(ti) ,帶領孩子們(men) 走進原陽,了解稻作文化。融通曆史、人文、科學、地理、經濟、自然、藝術等多領域的跨學科項目式學習(xi) ,引導孩子們(men) 走近自然,融入社會(hui) ,站位中國,放眼世界,像真正的專(zhuan) 業(ye) 人士一樣研究學習(xi) ,將好奇心轉化為(wei) 可持續的內(nei) 驅力、研究力。



  水稻全身都是寶,除了大米能吃,稻草還能做草帽!在原陽水牛稻勞動研學基地,同學們(men) 拿起顏料盤和繪畫筆,在草帽上大膽地發揮想象,賦予了草帽新生,也繪製了孩子們(men) 心中的多彩世界。



  春種一顆秧,秋收一穗稻,插秧是水稻生產(chan) 的第一道工序。插秧可是門大學問,指導老師先給孩子們(men) 示範插秧技巧。隻見他手起稻落,一邊熟練地插秧一邊介紹插秧技巧。大家聚精會(hui) 神地聽著也躍躍欲試,還沒聽完便迫不及待地踩進地裏開始了插秧勞動。學生們(men) 埋頭彎腰,穩步進行分苗、插秧,細心地將一棵棵小禾苗插進水田裏。很快,水田裏狀況百出。有的同學心靈手巧,身後留下一排排整齊的秧苗。有的同學在水田裏“寸步難行”,有的同學隻顧插好浮起的秧苗,衣服上卻濺滿泥巴……熱鬧的夏種景象,由線成片的秧苗,形成了一道生機勃勃的靚麗(li) 風景線。通過學習(xi) 插秧,孩子們(men) 既體(ti) 會(hui) 到勞動的辛苦,也感受到節儉(jian) 的重要性。




  隨後,孩子們(men) 參觀水稻博物館。在工作人員的介紹下,孩子們(men) 也揭開了原陽黃河米香糯的秘密。“原陽黃河米”位於(yu) 北緯34度黃金米源帶,60公裏長、15公裏寬的狹長黃河鹽堿窪地、賦予水牛稻大米先天堿性;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晝夜溫差大、227天無霜期賦予大米高蛋白質、高氨基酸、低脂肪、弱堿性四大特性。



  研學過程中,孩子們(men) 搖動著石磨,將小麥、大米磨成麵粉和米粉,興(xing) 奮不已。石磨加工糧食是一個(ge) 非常重要的農(nong) 業(ye) 進步。有了石磨,人們(men) 才能將小麥、大米、玉米等糧食脫殼變成粉,進一步增加了糧食的利用,提升了食品的豐(feng) 富程度,也極大的提高了人們(men) 的生活質量與(yu) 水平。最後孩子們(men) 還參加了水球大戰遊戲。




  一位學生家長誌願者說:“今天的活動真的很不錯,孩子們(men) 學習(xi) 了農(nong) 耕文化,也學會(hui) 了插秧。”

  此次研學,讓孩子們(men) 走進田野,去感受大自然,沉浸式的學習(xi) ,在勞動中體(ti) 驗農(nong) 耕的魅力,大大激發了孩子們(men) 對身邊萬(wan) 物探究的欲望和對生活的熱愛。


作者:孟曉瑞 二審:肖博 三審:張智勇 責任編輯:周彥霽

最新發布

公眾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