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yun) 推動另一朵雲(yun) ,一個(ge) 靈魂喚醒另一個(ge) 靈魂。為(wei) 助力鄉(xiang) 村兒(er) 童健康成長,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土木與(yu) 交通學院“小水滴”暑期支教團前往濟源市王屋鎮大路小學開展暑期支教活動。
一壟花田——體(ti) 驗鄉(xiang) 村特色風采
從(cong) 筆直寬敞的城市大路到蜿蜒曲折的鄉(xiang) 村小路,“小水滴”支教團帶著赤誠與(yu) 熱心來到濟源市王屋鎮大路小學。濟源市是愚公移山精神的發源地,所以每個(ge) 濟源市的孩子天生就帶有勤勞、樸實的品質。一走進濟源市王屋鎮大路小學,“一壟花田”就吸引了“小水滴”支教團的眼球。在這不算大的空間裏,種滿了芝麻、辣椒、西紅柿等農(nong) 作物,三塊小土地在學校的合理規劃下變成了琳琅滿目的課堂樂(le) 園。支教團流連於(yu) 這“一壟花田”之中,讚歎著農(nong) 耕文化的魅力。“其實你們(men) 可能已經注意到了,我們(men) 種植所用的花盆是用廢舊的油桶或是洗衣液桶製作的,因為(wei) 我們(men) 希望將節儉(jian) 之風深植孩子們(men) 的心裏。”濟源市王屋鎮大路小學校長趙偉(wei) 峰這樣說道,“石頭在我們(men) 這裏是最不缺的,所以我們(men) 將河邊的石頭撿回來,洗幹淨,用顏料在上麵作畫,一方麵可以裝飾我們(men) 這小小的花田,另一方麵也可以提升孩子們(men) 的創作靈感。”
美育引導——豐(feng) 富學生內(nei) 心世界
在支教開始前,趙偉(wei) 峰提及學校一直缺乏美育課程,而這些課程在學生的成長中又起著至關(guan) 重要的作用,希望支教團可以給予學生相關(guan) 的幫助。於(yu) 是“小水滴”支教團便在學生的學習(xi) 生活中加“糖”,助力學生的成長。音樂(le) 課上,支教團一字一句帶著同學們(men) 唱《少年中國說》。僅(jin) 僅(jin) 兩(liang) 天時間,同學們(men) 已經能將歌曲合唱得整齊有氣勢。“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自由則國自由!”聽著同學們(men) 鏗鏘有力的聲音,看著同學們(men) 堅毅的眼神,支教團知道這是他們(men) 對音樂(le) 的渴望。美術課上,支教團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嚐試不同的材料和技法表現個(ge) 性和創意。同學們(men) 聚精會(hui) 神地沉浸在自己的小小畫紙上,稚嫩的小手不斷舞動著神奇的畫筆,勾勒著他們(men) 心中獨一無二的美好世界。經過了一番“艱苦卓絕”的“戰鬥”,畫紙上展示出了一個(ge) 個(ge) 天馬行空的童真世界。
第二課堂——釋放孩子青春活力
為(wei) 提高學生的綜合文化素質,“小水滴”支教團還為(wei) 同學們(men) 打造了多彩的“第二課堂”。支教團結合當地環境、風俗、人文等特點,先後舉(ju) 辦了“愚公移山”讀書(shu) 分享會(hui) 、“青春正當時,運動展風采”趣味運動會(hui) 、“生在國旗下,長在春風中”升旗儀(yi) 式等多種文體(ti) 活動。讀書(shu) 分享會(hui) 營造了良好的閱讀氛圍,增加孩子們(men) 對本土知識的認知;趣味運動會(hui) 強健了孩子們(men) 的體(ti) 魄,釋放了孩子們(men) 的童真活力;升旗儀(yi) 式激發了孩子們(men) 的愛國之情,培養(yang) 了他們(men) 的責任感和道德觀……豐(feng) 富的文體(ti) 活動促進了孩子們(men) 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為(wei) 短暫的支教生活增添色彩,助力孩子們(men) 健康成長。
國防教育——唱響新時代最強音
同時,“小水滴”支教團依托華北水利水電大學軍(jun) 事社團華水新鐵軍(jun) 的力量開設了國防教育課。在烈日驕陽下,在聲聲口令裏,孩子們(men) 時而弓步衝(chong) 拳、時而轉身別臂,動作剛勁有力。鏗鏘有力的呼喝、幹淨利落的拳腳,充滿自信的微笑,充分展現了學生的活力和魅力。
軍(jun) 事課程進校園,不僅(jin) 引導同學們(men) 從(cong) 小樹立共產(chan) 主義(yi) 遠大理想,還培養(yang) 了同學們(men) 的愛國主義(yi) 精神,增強了同學們(men) 的集體(ti) 榮譽感。塑造青少年兒(er) 童愛黨(dang) 、愛國、愛軍(jun) 情懷,讓紅色血脈代代相傳(chuan) ,“小水滴”永遠在路上。
(來源:河南省教育融媒體(ti) 采編中心 通訊員 陳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