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研學術守初心,不負韶華砥礪行。為(wei) 持續提升研究生科研創新水平和學術誠信意識,推動研究生學術學風建設,促進學校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10月18日,河南中醫藥大學2023年度(第五屆)“仲景杯”研究生學術創新活動月啟動儀(yi) 式暨院士領航《名師·名家麵對麵》首場講座拉開帷幕。校長王耀獻,校黨(dang) 委副書(shu) 記、工會(hui) 主席張小平,校黨(dang) 委委員、副校長苗明三出席會(hui) 議,學校相關(guan) 部門負責人、各培養(yang) 單位主管領導、在校碩博研究生及本科生代表共500餘(yu) 人參加活動。啟動儀(yi) 式由副校長苗明三主持。
啟動儀(yi) 式現場
會(hui) 上,研工部部長蔣時紅宣讀了《2023年度(第五屆)“仲景杯”研究生學術創新活動月實施方案》。本屆活動月主題為(wei) “弘揚科學家精神 追求卓越攀高峰”,時間自10月18日至11月30日,為(wei) 期一個(ge) 半月,內(nei) 容包括《名師·名家麵對麵》專(zhuan) 題講座、“仲景”碩博論壇決(jue) 賽、科研主題壁報展示評選、優(you) 秀學術論文評選、中醫專(zhuan) 業(ye) 碩士研究生理論及臨(lin) 床技能競賽、研究生優(you) 秀學習(xi) 筆記評選、“喜迎校慶 杏林心語”演講比賽等9個(ge) 方麵內(nei) 容。希望通過各項活動的舉(ju) 辦,激勵研究生勇於(yu) 創新、不斷追求卓越,以出彩的成績為(wei) 學校65周年校慶獻禮!
校長王耀獻講話
王耀獻在啟動儀(yi) 式上講話並宣布研究生學術創新活動月開幕。他指出,研究生教育在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yang) 、高質量學科建設、高水平科研成果產(chan) 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等方麵發揮著重要作用。科研是大學永恒的神聖使命,學術研究是永不間斷的創新曆程。希望以本次學術創新活動月為(wei) 契機,要求研究生同學:一要有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二要有勇攀高峰、敢為(wei) 人先的創新精神;三要有追求真理、嚴(yan) 謹治學的求實精神;四要有淡泊名利、潛心研究的奉獻精神;五要有集智攻關(guan) 、團結協作的協同精神。各部門、各單位要提高站位,凝聚思想共識,充分認識研究生科研創新工作的重要性,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科創的濃厚氛圍,以科研創新為(wei) 首要,引領研究生全麵發展,提高教育培養(yang) 質量,推動科研強校。
朱日祥院士作專(zhuan) 題講座
顧寧院士作專(zhuan) 題講座
韓東(dong) 研究員作專(zhuan) 題講座
啟動儀(yi) 式後,受邀參加活動的中國科學院朱日祥院士、南京大學顧寧院士、國家納米科學中心韓東(dong) 研究員為(wei) 學生們(men) 帶來了精彩學術報告。朱日祥院士以《地球科學過去、現在與(yu) 未來》為(wei) 題,深入淺出從(cong) 三個(ge) 方麵為(wei) 大家分享了地球科學發展史、地球科學前沿、地球健康與(yu) 生命宜居等地球科學內(nei) 容,概述了地球前沿科技研究的方向,揭示了地球科學與(yu) 生命健康的聯係,拓寬了同學們(men) 的視野,並且加深了他們(men) 對地球科學以及中醫天人相應觀點的理解認識。朱院士寄語廣大師生,未來充滿挑戰與(yu) 機遇,科學研究要注重原創理論,要有勇氣和毅力。顧寧院士以《血管與(yu) 信息工程》為(wei) 題,介紹了血管信息健康工程科技前沿研究進展,讓大家普及了納米知識,了解了納米科技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就如何通過多學科結合的方法為(wei) 疾病的防治帶來更多機遇和突破,為(wei) 廣大師生今後開展相關(guan) 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啟發。韓東(dong) 研究員以《軟物質醫學》為(wei) 題,為(wei) 大家分享了生命醫學模式與(yu) 軟物質醫學研究的新成果,從(cong) 生命間質聯通和“細胞-間質”交互等角度來闡述人體(ti) 整體(ti) 功能的協同與(yu) 調控,提供了認識生命體(ti) 的新視角。此次係列講座,對啟發同學們(men) 科研創新思維,立足中醫藥發展優(you) 勢,融匯交叉學科知識,促進現代生命科學和中醫藥融合發展,樹立中醫藥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yi) 。
河南中醫藥大學“仲景杯”研究生學術創新活動月自2018年首次舉(ju) 辦以來,為(wei) 研究生拓展學術視野,搭建了一個(ge) 良好的學術交流和創新能力展示平台,深受師生歡迎。此次活動月的舉(ju) 辦是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科技創新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體(ti) 現,也是提升研究生創新能力的重要舉(ju) 措。啟動儀(yi) 式後,學校將組織各培養(yang) 院部按照工作實施方案,精心安排開展好活動月中的各項內(nei) 容,形成熱愛科學、勇於(yu) 探索的濃厚氛圍,為(wei) 學校的研究生教育事業(ye) 增光添彩,為(wei) 培養(yang) 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