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台前縣持續實施教育優(you) 先發展戰略,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聚焦建設教育強縣目標,不斷加大教育投入,著力改善辦學條件,持續深化教育改革,切實加強隊伍建設,全麵提高育人質量,全力推動教育興(xing) 縣各項政策落實落地。
強引領,繪就教育興(xing) 縣新藍圖。舉(ju) 旗定向明思路。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教育發展,研究出台了《中共台前縣委、台前縣人民政府關(guan) 於(yu) 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把教育興(xing) 縣作為(wei) 重中之重的民生工程,納入縣委、縣政府重要議事日程,為(wei) 台前教育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徑。綱舉(ju) 目張抓落實。圍繞學校建設、招生入學等教育熱點難點堵點問題積極調查研究,探索解決(jue) 方案,確保問題有效化解。相關(guan) 部門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形成了“黨(dang) 委統攬、政府負責、部門配合、教育牽頭、社會(hui) 參與(yu) ”的推進機製,為(wei) 實現台前教育興(xing) 縣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培根鑄魂育新人。堅持黨(dang) 對教育工作的全麵領導,充分發揮縣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核心作用,牢牢把握中小學思想政治和德育工作主導權,將全縣中小學校成為(wei) 堅持黨(dang) 領導的堅強陣地,讓黨(dang) 旗在教育“百花園”高高飄揚,引領和推動教育強縣高速發展。
優(you) 布局,打造項目建設新高地。一方麵高標準高起點規劃建設縣濱湖學校、新區高中。概算投資1.5億(yi) 元,建成投用台前縣濱湖學校,新增學位4500個(ge) ;概算投資5.0億(yi) 元,新建台前縣第一職業(ye) 高中學校,建設規模120個(ge) 教學班,可容納在校生6000餘(yu) 人。目前建設進度正有序推進,將於(yu) 2024年竣工投用。另一方麵,按照“逐步實現農(nong) 村寄宿製小學向鄉(xiang) 鎮所在地集中、寄宿製中學向縣城所在地集中(簡稱“兩(liang) 集中”)”的原則,製定《台前縣2023-2025年學校布局優(you) 化實施方案》,改擴建縣城區小學1所、農(nong) 村中小學校3所、新建幼兒(er) 園2所,城鄉(xiang) 學校布局不斷優(you) 化,辦學條件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zhong) “上好學”的需求不斷得到滿足。
重培育,注入教師隊伍新動力。高站位謀劃,確保人才“引進來”。拋出“橄欖枝”,吸引“八方才”。2023年,啟動“招才引智”計劃,招引高學曆人才11名,遴選教師45名,補充新任教師45人;啟動實施“歸雁計劃”,擬回引教師30名,目前正在有序進行,教師隊伍結構進一步優(you) 化。高標準培養(yang) ,確保人才“育得好”。以“國培”“省培”“市培”“縣培”為(wei) 平台,深入推進“校本研修”,積極搭建教師發展培訓平台,完成培訓教師7300餘(yu) 人次;創新培養(yang) 方式,持續開展“提能力、轉作風”校長論壇,談思路、找差距,促使各級各類學校校長作風轉變、能力提升。高質量推進,確保人才“留得住”。全麵落實教師待遇保障機製,2023年,為(wei) 全縣2956名教師進行免費健康體(ti) 檢,讓教師安心從(cong) 教、靜心育人。2022年,籌措資金90餘(yu) 萬(wan) 元,為(wei) 教師發放取暖補貼,營造尊師重教氛圍,激發教師工作積極性。強化師德師風建設,積極開展“最美教師”評選推介和“教書(shu) 育人楷模”推薦活動,清水河鄉(xiang) 中學教師錢巧蘭(lan) 榮獲2023年“濮陽最美教師”。實施“名校長”“教學名師”培養(yang) 工程,今年教師節,對評選出15名教學名師、3名校長重獎70萬(wan) 元,動員全縣上下關(guan) 心教育、支持教育、重視教育,凝心聚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奮力打造台前教育強縣。
深改革,勾勒質量提升新路徑。聚焦“縣管校聘”改革,激發教育活力。2021年以來,以馬樓鎮、夾河鄉(xiang) 為(wei) 試點,穩步推進“縣管校聘”管理改革,切實做到讓教師管理“活起來”,真正改變由原來的“學校人”到“係統人”的轉變,實現教師隊伍縣域內(nei) 統籌使用、合理配置、按崗聘任、有序流動,教師隊伍活力不斷增強。聚焦高效課堂,全麵提升教育質量。充分發揮教育資源優(you) 勢,建立健全考核評價(jia) 體(ti) 係,把綜合督導與(yu) 專(zhuan) 項督查、定期檢查與(yu) 隨機抽查緊密結合,把教學成果、教育質量作為(wei) 考核主要標準和依據,充分調動教師積極性和主動性。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圍繞打造高效課堂,轉變教學理念,在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中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聚焦集團化辦學,推進優(you) 質資源共享。在全縣遴選出7所優(you) 質中小學校為(wei) 集團總校,與(yu) 鄉(xiang) 鎮15所鄉(xiang) 村學校形成聯盟,采用“名校+鄉(xiang) 村校”的集團類型,組成聯盟型教育集團新模式,以集團化辦學高質量發展助推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
高賦能,創建均衡發展新機製。夯實“數字”基礎。累計投入1000餘(yu) 萬(wan) 元,新增網絡錄播教室4間、專(zhuan) 遞課堂8個(ge) 、微機室8所、多媒體(ti) 一體(ti) 機200餘(yu) 台、辦公電腦300餘(yu) 台,各學校高標準完成信息化基礎設施迭代升級,4所學校被命名為(wei) “河南省數字校園標杆學校”。開展“數智”應用。依托專(zhuan) 遞課堂設備,開展一校帶多校教育幫扶活動;通過希沃信鴿平台,建設了我縣網絡教研平台。56所學校開通網絡教研,1248名教師參與(yu) 開展網絡教研活動880次,全縣教育信息化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在國家基礎教育精品課、省信息技術與(yu) 課程融合優(you) 質課、省第二十六屆教育信息化交流活動中,13名教師斬獲省級榮譽,45名教師獲得市級表彰,我縣教育信息化工作走在全市前列。推動“數育”融通。不斷完善“三個(ge) 課堂”應用管理平台建設,製訂《台前縣中小學教師信息化能力提升方案》,累計培訓教師1000餘(yu) 人次;依托教育城域網,舉(ju) 辦“名師大課堂”30期,組織全縣各學校開展“課堂直播”1800餘(yu) 節,大力推進信息化與(yu) 教育教學融合,以信息化手段為(wei) 優(you) 質教育資源均衡賦能、助力,推進教育高位優(you) 質發展。
台前縣緊緊抓住教育高質量發展這一目標,更加注重內(nei) 涵發展,更加注重統籌兼顧,更加注重製度建設,向著“條件一流、師資一流、管理一流、質量一流”目標奮進,更好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對優(you) 質教育的需求,教育綜合改革實現新突破,推進教育公平取得新成效,教育內(nei) 涵發展邁上新台階。新時代新征程,台前縣以更加飽滿的激情和昂揚的鬥誌,推動教育興(xing) 縣跑出“加速度”。
(來源:河南省教育融媒體(ti) 采編中心 通訊員 程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