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下午,在南陽市第二十一學校,記者們(men) 先後走進校史館、圖書(shu) 館及各功能教室,參觀學校的校園文化,觀看學生的輪滑訓練、輪滑冰球訓練,進行紮染課程體(ti) 驗,並走進該校坡橋校區實地感受集團化辦學給學校帶來的新變化。
據南陽市第二十一學校校長張瑛介紹,作為(wei) 高起點建設與(yu) 發展的優(you) 質品牌校,學校通過集團化辦學為(wei) 教育高質量發展裝上了新引擎,內(nei) 部活力持續迸發,湧現出一大批優(you) 秀教師和管理人才。
“集團化辦學的實質是推動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擴大優(you) 質教育的覆蓋麵,推動集團內(nei) 校際間的資源整合、優(you) 勢互補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根本所在。我們(men) 采取‘聯研、聯訓、聯評、聯誼’等方式,密切集團內(nei) 校際間的交流與(yu) 合作,用集團大平台促進集團成員校教師專(zhuan) 業(ye) 的大發展和辦學水平的大提升。”張瑛說。
集團成員校的差異,除辦學條件、區域環境外,辦學思想、育人理念的差異更為(wei) 突出,這在一定程度上製約著學校的內(nei) 涵發展。幾年來的實踐,讓南陽市第二十一學校深刻認識到,集團化辦學不是削峰填穀,而是協同發展;不是多校一麵的強製輸出,而是基於(yu) 個(ge) 性的文化共生;不是一廂情願的單向幫扶,而是追求卓越的雙向奔赴。基於(yu) 這一認識,學校逐步探索出“文化融合共生、資源共建共享、管理優(you) 質帶動、發展高位均衡”的集團化辦學有效路徑。
記者們(men) 還走進了坡橋校區。該校區於(yu) 2015年秋納入南陽市第二十一學校教育集團。8年來,集團化辦學成為(wei) 坡橋校區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有利契機,該校區在校生由最初的200多人發展到了現在的2000餘(yu) 人,教學質量顯著提升,藝體(ti) 教育特色鮮明。
據了解,在南陽市臥龍區教體(ti) 局黨(dang) 組的大力支持下,南陽市第二十一學校教育集團通過多渠道籌措,先後為(wei) 坡橋校區投入資金900餘(yu) 萬(wan) 元,用於(yu) 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校容校貌。近年來,坡橋校區新增校舍麵積3600平方米,新增學位1500個(ge) ,建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體(ti) 現了傳(chuan) 承與(yu) 創新、共性與(yu) 個(ge) 性的完美融合;裝備了美術、勞動技能、科學、書(shu) 法等功能教室,為(wei) 實施素質教育、推進全麵育人創造了良好條件。學校集花園、樂(le) 園、學園為(wei) 一體(ti) ,讓人民群眾(zhong) 體(ti) 驗到滿滿的獲得感。
“臥龍區集團化辦學自2011年啟動以來,先後成立緊密型教育集團12個(ge) 、城鄉(xiang) ‘手拉手’對口幫扶教育聯盟18個(ge) 、鄉(xiang) 鎮中心小學一體(ti) 化教育聯盟21個(ge) 、學前教育領航共建園所3個(ge) 、普通高中‘1+1’優(you) 化幫扶3個(ge) ,實現了基礎教育領域全覆蓋,讓農(nong) 村娃兒(er) 在家門口就能上優(you) 質學校的心願得以達成。”南陽市臥龍區教體(ti) 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高亮表示,“我們(men) 將繼續深化集團化辦學改革,營造良好教育生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來源:河南省教育融媒體(ti) 采編中心 教育時報記者 靳建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