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們(men) 是來自廣東(dong) 的‘小煲仔飯’。”
“你好!我們(men) 是來自大連的‘小海蠣子’。”
……
“你好!我們(men) 是河南鄭州的‘小豫米’,歡迎大家來我們(men) 家鄉(xiang) 做客,這可中!”一句句親(qin) 切的話語、一陣陣歡樂(le) 的笑聲,迅速打破了幾千裏的距離,天南海北的孩子們(men) 瞬間拉近了關(guan) 係。
近日,鄭州市二七區隴西小學教育集團作為(wei) 唯一接待“小煲仔飯”“小海蠣子”的學校,接到接待活動的通知時既自豪又高興(xing) 。隴西學子帶著對家鄉(xiang) 的熱愛,帶著東(dong) 道主的熱情,與(yu) 其他省市的小朋友們(men) 共聚在中華民族與(yu) 中華文明的主要發祥地之一——河南。
“小豫米”帶領“小煲仔飯”“小海蠣子”來到鄭州中牟《隻有河南》戲劇幻城園區。獨具中原特色的建築、場景再現了河南的曆史與(yu) 發展、文明與(yu) 傳(chuan) 承。舞台聲、光、電不停變換,一個(ge) 個(ge) 先賢穿越而來,與(yu) 今天的我們(men) 來一場對話。“小煲仔飯”和“小海蠣子”驚訝道:“孔子、老子、曹操、李白、杜甫、武則天……原來他們(men) 都曾在河南這片土地上留下痕跡!”
學生還一同前往第七機車車輛廠劇場:沉浸式的戲劇演出,演員真實的表演、舞台及道具的完美結合,再現了二七大罷工的曆史、一代代鐵路工人的奮鬥史……“沒有鐵路工人的辛勤勞動就沒有現在這麽(me) 快速的鐵路,更沒有火車拉來的城市——鄭州的繁榮富強。”學生紛紛表示,“一個(ge) 城市的背後一定是無數人的辛勤付出,作為(wei) 新時代的少年,要敢於(yu) 擔當、努力奮鬥,肩負時代大任。”
中午,期盼已久的“饕餮盛宴”——胡辣湯閃亮登場。細心的“小豫米”給客人準備了兩(liang) 種口味,一種是地道的原味胡辣湯,一種是“兩(liang) 摻”(加了豆腐腦)。品嚐第一口時,“小煲仔飯”就覺得“好辣,但好好喝,胃裏暖暖的。”午餐期間,孩子們(men) 聊自己的家鄉(xiang) 、聊美食、聊學校生活,很快就互留了電話和微信。“小豫米”和兩(liang) 地的小夥(huo) 伴還約定,以後有機會(hui) 一定要踏上彼此的家鄉(xiang) ,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感受各地的曆史文化、名勝古跡、傳(chuan) 統美食、家鄉(xiang) 特色。
時間雖短,小夥(huo) 伴們(men) 卻已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鄭州市二七區隴西小學教育集團希望通過“小豫米”,讓更多省外朋友了解河南、認識河南、走進河南,把祖國各地的名片相互傳(chuan) 遞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