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甲骨驚天下”之殷墟遺址、“中華文明五千年實證”之良渚遺址……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為(wei) 優(you) 化作業(ye) 設計,創新作業(ye) 形式,2月27日,開學伊始,鄭州市第八中學新校區曆史學科開展了寒假特色實踐作業(ye) 展示活動,邀你在方寸之間,開啟“一覽千年”的曆史文化奇妙之旅!
第一站:再現博物館奇妙之旅
文物或許默默無言,但我們(men) 知道,它們(men) 有著獨特的心聲。老師號召同學們(men) 用曆史小報的形式圖文並茂地展示自己的博物館奇妙之旅。同學們(men) 為(wei) 讓曆史小報增添更多生動的元素,紛紛走進二裏頭博物館、河南博物院、三星堆遺址等各大博物館,或聆聽講解員的精彩講解,或駐足展品前細心觀察,或翻閱資料深入了解,用心感受著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瑰麗(li) 。
此外,還有同學選擇到鄭州市碧沙崗公園、二七紀念塔等具有曆史意義(yi) 的地方進行實地探訪,了解這些地方的發展曆程,感受城市變遷的脈絡。
第二站:曆史文物“活”起來
每個(ge) 地方的博物館正是“活”著的曆史,每一件藏品都曾見證過一段歲月,與(yu) 它們(men) 相見,便是與(yu) 曆史的一次對話。學生運用泥土、木材、紙張等材料,精心製作了司母戊鼎、“漢並天下”瓦當、幹欄式建築、陶院落、銅鼎、人麵魚紋彩陶盆等珍貴曆史文物,不僅(jin) 形似,而且神似,呈現的作品令人眼前一亮,充分展現了他們(men) 對曆史文化的熱愛和探究精神。
在作品推介時,同學們(men) 還紛紛亮出絕活:有的同學說,自己製作的司母戊鼎,作為(wei) 中國商代晚期的青銅器代表,其複雜的紋路和精細的鑄造工藝在作品中得到了完美呈現;有的同學表示,“漢並天下”瓦當以其獨特的文字設計和曆史意義(yi) ,能讓大家感受到漢代建築藝術的魅力;還有的表示,自己製作的幹欄式建築和陶院落展示了古人的居住環境,銅鼎、骨笛、人麵魚紋彩陶盆等文物也重現了它們(men) 的曆史風采;更有的說,在製作秦半兩(liang) 錢時,不僅(jin) 複製了錢幣的外形,還仔細研究了錢幣上的文字和圖案,使得這一作品既具有曆史意義(yi) 又具有藝術價(jia) 值。
“此次曆史特色作業(ye) 打破了傳(chuan) 統的作業(ye) 模式,趣味與(yu) 深度並存,給學生的學習(xi) 增添了興(xing) 趣、提供了展示的舞台,鍛煉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思維能力,提升了學生的曆史學科素養(yang) ,也讓更多的孩子對今後的學習(xi) 產(chan) 生了憧憬和期待。同學們(men) 以自己的方式,與(yu) 古老文明來了一場‘奇妙之旅’,展示中華悠遠曆史之美。孩子們(men) 讓曆史的聲音在耳畔回響,讓中華文化曆史之美既浮於(yu) 眼前、又深入心靈……”在活動總結時,學校曆史學科組教師王儀(yi) 說。
(來源:教育時報通訊員 孟光明/文 王儀(yi)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