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体育登入口

首頁 > 高等教育 > 正文

河南科技大學師生熱議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參賽學生代表的回信精神

發布時間:2024年10月19日18:14 來源:河南科技大學

10月12日至15日,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4)全國總決(jue) 賽舉(ju) 辦。大賽共吸引153個(ge) 國家和地區2000多萬(wan) 名大學生參加,其中國際學生近4萬(wan) 名。


近日,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給參賽學生代表回信,對他們(men) 予以親(qin) 切勉勵並提出殷切希望。河南科技大學商學院2020屆本科畢業(ye) 生王鑫作為(wei) 河南科技大學參賽項目“磨創未來——國產(chan) 高精度自動刷磨機生產(chan) 商”負責人,獲得本屆大賽全國金獎和河南賽區高教主賽道冠軍(jun) ,是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寫(xie) 信的學生代表之一。


河南科技大學師生認真學習(xi) 回信精神,感到備受鼓舞、倍感振奮。一致表示,將深入學習(xi) 領會(hu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回信精神,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人才培養(yang) 改革,厚植創新創業(ye) 沃土,全麵提高人才自主培養(yang) 能力,為(wei) 建設教育強國、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河科大智慧和力量。


黨(dang) 委書(shu) 記、校長王洪彬表示: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回信激勵人心、催人奮進,彰顯出黨(dang) 中央對科技創新工作的高度重視,對青年一代的深切關(guan) 懷和期許,必將激勵我校廣大青年奮勇拚搏、開拓創新,讓青春在新征程中綻放絢麗(li) 之花。河南科技大學將深入學習(xi) 貫徹回信精神,與(yu) 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精神結合起來,與(yu) 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論述結合起來,著眼強化創新教育,加快培養(yang) 拔尖創新人才,有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以教育助力科技發展,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中貢獻河科大智慧和力量。一要積極推進拔尖創新人才培養(yang) ,深入開展產(chan) 教融合、科教融匯,為(wei) 國家培養(yang) 出更多具有前瞻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優(you) 秀人才。二要以各類創新創業(ye) 大賽為(wei) 契機搭建平台,全麵提高人才自主培養(yang) 能力,引導學生適應新質生產(chan) 力快速發展的社會(hui) 需求,培養(yang) 具有國際科技競爭(zheng) 力的創新型人才。三要厚植創新創業(ye) 沃土,打造支持青年成長發展的生態,培養(yang) 更多敢闖會(hui) 創的有為(wei) 青年。


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4)金獎項目“磨創未來——國產(chan) 高精度自動刷磨機生產(chan) 商”指導教師、商學院許軍(jun) 表示:學習(x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回信後,使我對人才培養(yang) 和創新創業(ye) 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與(yu) 思考。在與(yu) 來自不同高校的多次同台競技中,我深刻感受到,眼前一亮的項目離不開大膽的奇思妙想,要有敢於(yu) 打破常規、勇於(yu) 承擔失敗風險的勇氣。如何培養(yang) 出有想法敢闖敢幹的創新人才始終是我這幾年的努力方向,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回信讓我更加堅定以創新大賽為(wei) 契機,落實好拔尖人才培養(yang) ,特別是創新能力的培養(yang) ,並通過創新成果的應用和轉化,把高校人才資源和創新資源轉化為(wei) 產(chan) 業(ye) 優(you) 勢和發展優(you) 勢。作為(wei) 一線的教育工作者,我將砥礪前行,打破俗套,多變不可能為(wei) 可能,爭(zheng) 取在明年的創新大賽取得更大的突破。


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4)金獎項目“智控軸‘芯’、大有可‘維’——國內(nei) 智能軸承運維方案領導者”指導教師、機電工程學院仲誌丹表示: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回信中強調創新的重要性,鼓勵學生用在課堂和實驗室學到的知識解決(jue) 實際問題,在創新實踐中增本領、長才幹。作為(wei) 專(zhuan) 業(ye) 教師和科研工作者,要積極通過課內(nei) 課堂教學改革、課外實踐教學改革,把更多的科研成果轉化到人才培養(yang) 上,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自主培養(yang) 體(ti) 係。要建設思創融合的“專(zhuan) 創融合”價(jia) 值體(ti) 係、建設全程創新型項目與(yu) 理論教學融合的“專(zhuan) 創融合”課程體(ti) 係、建設教育鏈-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深度融合的“專(zhuan) 創融合”實踐體(ti) 係、推進科創融合,建設“專(zhuan) 創融合”金師體(ti) 係,為(wei) 培養(yang) 出更多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優(you) 秀人才,為(wei) 國家富強和社會(hui) 進步作出更大貢獻。


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4)銀獎項目“馭磁科技——國際一流國內(nei) 領先的新一代磁懸浮軸承供應商”指導教師、機電工程學院張甜甜表示: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回信,不僅(jin) 是對學生創新的充分肯定,更是對教育工作者的深切期望。作為(wei) 指導教師,我深感責任重大,要在教育強國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上,聚焦機械類特色人才自主培養(yang) ,推動產(chan) 科教融合,著力構建以“真問題、真學習(xi) 、真實踐”為(wei) 核心的“真·學·做”項目製課程體(ti) 係,生涯發展全過程融入的實踐育人體(ti) 係,以及“多學科融合、科教融合、產(chan) 教融合、國際融合”的四融合育人機製。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囑托,以創新大賽為(wei) 平台,教育引導青年積極投身科技創新,為(wei) 推動中國科技創新事業(ye) 的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4)紅旅創意組銀獎項目“除黴安糧——新一代微生物脫毒技術助力節糧減損”指導教師、食品與(yu) 生物工程學院李陽表示: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回信,令人振奮,催人奮進。作為(wei) 一線教師,我們(men) 要激勵廣大學生弘揚科學精神,敢於(yu) 挑戰、勇於(yu) 創新,聚焦解決(jue) 實際問題,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提供科技支撐。傳(chuan) 播科學、傳(chuan) 授技藝是我們(men) 的使命,培養(yang) 學生的能力、鍛煉學生的意誌和毅力是我們(men) 的責任。相信通過我們(men) 的努力,學校創新創業(ye) 的熱情必將更加高漲,創新創業(ye) 的成果必將更加豐(feng) 富。我會(hui) 和學生們(men) 一起,紮根中國大地,書(shu) 寫(xie) 人生華章。


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4)金獎項目“磨創未來——國產(chan) 高精度自動刷磨機生產(chan) 商”負責人、商學院畢業(ye) 生王鑫表示:作為(wei) 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寫(xie) 信的學生代表之一,我和團隊感到無比榮幸和自豪。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回信讓我感受到了黨(dang) 和國家對科技創新和青年人才培養(yang) 的重視,使我更加堅定了在科技創新道路上不斷前行的決(jue) 心。在本次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4)中,我和團隊成員們(men) 共同經曆了一場充滿挑戰和創新的旅程。我深刻認識到,作為(wei) 新時代的青年,肩負著推動科技創新、服務國家發展的重要責任與(yu) 使命。我將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殷切囑托,繼續在高精度PCB刷磨機領域潛心發展,致力於(yu) 解決(jue) 電子製造行業(ye) 麵臨(lin) 的挑戰,為(wei) 推動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青春力量。


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4)金獎項目“智控軸‘芯’、大有可‘維’——國內(nei) 智能軸承運維方案領導者”負責人、機電工程學院學生張芯表示: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回信,不僅(jin) 是對我們(men) 團隊創新努力的肯定,更是對我們(men) 未來科研道路的指引與(yu) 激勵。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字字句句充滿了對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讓我深刻感受到科技創新賦予的責任和使命感。作為(wei) 新一代青年學子,我們(men) 要牢記囑托,努力肩負起為(wei) 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提供科技支撐的責任,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展現更大作為(wei) ,勇敢走在創新前沿,為(wei) 國家貢獻青春力量。


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4)金獎項目“磨創未來——國產(chan) 高精度自動刷磨機生產(chan) 商”成員,商學院學生李金陽表示: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回信,充分肯定了青年學生在創新大賽中展現的卓越風采,更加堅定了我繼續投身科技創新的決(jue) 心。我將繼續深耕國產(chan) 高精度刷磨機領域,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為(wei) 中國高精度PCB生產(chan) 應用打好堅實基礎,不斷更新技術,優(you) 化產(chan) 品,承擔起青年學生應有的使命和擔當,不負時代、不負期望。


責編:梅瑞祥 二審:時高璽 三審:張舸

最新發布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