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体育登入口

首頁 > 高等教育 > 正文

河南護理職業學院組織“穿越三千年,逐夢新時代”實踐思政活動,打造行走的思政課堂新模式

發布時間:2024年11月07日12:05 來源:河南護理職業學院

河南護理職業(ye) 學院創新性地開展了“穿越三千年,逐夢新時代”的實踐思政活動,通過“穿越時空”的獨特方式,為(wei) 學生打造了一場獨特而生動的學習(xi) 體(ti) 驗。這堂行走的思政課,以安陽市豐(feng) 富的紅色曆史文化景點為(wei) 主要實踐內(nei) 容,學生們(men) 依次探訪了殷墟遺跡、安陽袁林、湯陰嶽飛廟、安陽烈士陵園、紅旗渠、林州止方村、馬氏莊園、中國文字博物館等地。通過精心設計的思政研學活動,開發了一係列深受學生喜愛的微課,充分發揮了實踐育人功能,有效推動了職業(ye) 學校“課堂革命”的實施,將課程教學改革推向縱深。


第一站 探索殷墟遺跡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河南安陽殷墟遺址考察時感慨地說:“殷墟我向往已久”。“一片甲骨驚天下”,甲骨文是漢字的源頭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根脈。研學團走進甲骨文字長廊,甲骨文中展示出祖先造字智慧、中國道德與(yu) 中國審美,一勾一畫,大家在手心上描摹出古老的文字,將文明的印記銘刻於(yu) 心,感受了文字之美、文字之趣、文字之智。師生們(men) 走進殷墟博物館新館,在殷墟誌願者帶領下,通過偉(wei) 大的商文明展及多個(ge) 專(zhuan) 題展覽,細致了解商代文明、青銅文明、文字文明,實地感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更深地學習(xi) 理解中華文明,古為(wei) 今用,為(wei) 更好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借鑒”的深刻內(nei) 涵。


第二站 走進安陽袁林


 

袁林作為(wei) 晚清名臣袁世凱的墓園,不僅(jin) 建築規模宏大,更蘊含著豐(feng) 富的曆史文化內(nei) 涵。借助袁林這一曆史文化遺址,學生們(men) 在實地探訪中探尋曆史發展的脈絡,增強了對馬克思主義(yi) 曆史唯物主義(yi) 的認識,從(cong) 而堅定對社會(hui) 主義(yi) 和共產(chan) 主義(yi) 的理想信念。在教師和主講學生的引導下,學生們(men) 逐一參觀了墓園中的各個(ge) 區域,包括碑亭、享堂、墓台等,詳細了解了袁世凱的生平事跡以及袁林的曆史背景,通過現場講解、提問互動等方式,引導學生們(men) 深入思考曆史與(yu) 現實的聯係,我國走向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的必然性。

 

第三站 湯陰嶽飛廟



“怒發衝(chong) 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yu) 土,八千裏路雲(yun) 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時隔百年嶽飛所作的《滿江紅》在嶽飛廟前再次響起。

 

研學團在老師的帶領下懷著崇敬之心進入嶽飛廟,深入了解嶽飛從(cong) 立誌報國到征戰沙場,再到含冤而終的波瀾壯闊曆程。不少同學在嶽飛塑像前駐足,從(cong) 他的眼神以及史料中感受他的忠君愛國之情。這不僅(jin) 是一次曆史洗禮,更是一場深刻的愛國主義(yi) 教學活動。


同學們(men) 紛紛表示“精忠報國”四字震撼心靈,要將所學化為(wei) 所用,將愛國之情轉化為(wei) 實際行動,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貢獻自己的力量,努力成長為(wei) 有理想、有擔當、有作為(wei) 的新時代青年。

 

第四站 安陽烈士陵園


 

走進烈士陵園,高大的烈士紀念碑,如曆史長河的永恒燈塔,照亮後人的道路。陵園內(nei) ,蒼鬆翠柏掩映下的烈士紀念碑巍峨聳立,向世人訴說那段烽火連天的革命歲月。同學們(men) 參觀了烈士紀念館和烈士墓區。紀念館內(nei) ,珍貴的曆史照片、文物展品和詳細的文字解說,生動再現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和崇高精神。大家仔細聆聽講解,仿佛穿越時空,親(qin) 身感受到了那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曆史。在烈士墓區,大家駐足凝視,深切緬懷先烈們(men) 的豐(feng) 功偉(wei) 績。


通過實地參觀和緬懷先烈,深刻認識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要銘記曆史、珍惜當下、開創未來,以實際行動踐行革命精神。


此次走進烈士陵園、弘揚紅色精神的紅色教育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不僅(jin) 激發了學生的愛國情懷和社會(hui) 責任感,也為(wei) 傳(chuan) 承紅色基因、賡續革命精神注入了新的動力。


 第五站  安陽紅旗渠


 

師生們(men) 深刻領悟了紅旗渠精神,增強了愛國情懷和社會(hui) 責任感。 紅旗渠作為(wei)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偉(wei) 大水利工程之一,不僅(jin) 見證了林縣人民在艱苦條件下自力更生、艱苦創業(ye) 的曆史壯舉(ju) ,更蘊含著豐(feng) 富的思政教育資源。在教師的講解下,學生們(men) 詳細了解了紅旗渠的修建背景、過程和意義(yi) ,親(qin) 身感受到了林縣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創業(ye) 、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精神。


通過實地參觀紅旗渠,他們(men) 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艱苦奮鬥曆程有了更為(wei) 直觀的認識,對紅旗渠精神產(chan) 生了深刻的共鳴,也更加堅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追求。 


第六站 林州止方村


 

止方村作為(wei) 河南省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村,近年來在村級治理、產(chan) 業(ye) 發展、生態保護等方麵取得了顯著成效,成為(wei) 新時代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生動樣本。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們(men) 深入村莊,親(qin) 身感受鄉(xiang) 村發展的新氣象,了解了止方村在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中的具體(ti) 做法和成功經驗。 活動期間,師生們(men) 參觀了止方村的現代農(nong) 業(ye) 示範園、鄉(xiang) 村旅遊景點等,詳細了解了村莊的產(chan) 業(ye) 布局和發展規劃。同時,他們(men) 還與(yu) 當地村民進行了互動交流,聽取了村民們(men) 對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真實感受和期待。


這些實地體(ti) 驗和深入交流,讓學生們(men) 對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有了更為(wei) 直觀和深刻的理解。 教師表示,止方村的發展變遷是新時代中國鄉(xiang) 村發展的一個(ge) 縮影,通過實地參觀和學習(xi) ,學生們(men) 能夠更深入地了解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重大意義(yi) 和實踐路徑。這樣的實踐教學活動,不僅(jin) 有助於(yu) 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yang) ,還能激發他們(men) 投身鄉(xiang) 村振興(xing) 事業(ye) 的熱情和決(jue) 心。


第七站 馬氏莊園



安陽馬氏莊園作為(wei) 一處保存完好的清代建築群,承載著豐(feng) 富的曆史文化信息和家族文化瑰寶。在教師的細致講解下,學生們(men) 逐一參觀了莊園的各個(ge) 院落和建築,通過了解馬氏家族的曆史變遷和家風傳(chuan) 承,學生們(men) 不僅(jin) 對中國傳(chuan) 統家族文化有了更為(wei) 深刻的認識,而且通過重要實物資料感受到了封建社會(hui) 官僚製度和社會(hui) 生活的真實再現。學生們(men) 表示,通過這次對馬氏莊園實地探訪和親(qin) 身體(ti) 驗,不僅(jin) 深入了解了中國傳(chuan) 統文化、家風文化的精髓,增強了文化自信,並且對馬克思主義(yi) 曆史唯物觀加深了認識,更加堅定了大家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自信和共產(chan) 主義(yi) 理想信念。


第八站 中國文字博物館



中國文字博物館,這座文化的寶庫,以其獨特的魅力,將文字的光輝撒向每一位來訪者,讓古老的文化在現代社會(hui) 中熠熠生輝,傳(chuan) 承不息。從(cong) 古老的甲骨文到現代漢字,豐(feng) 富的展品全麵展示了文字發展的漫長曆程。在甲骨文展廳,那些刻於(yu) 龜甲和獸(shou) 骨上的神秘符號令人驚歎。金文、篆書(shu) 、隸書(shu) 等各類字體(ti) 的展區依次呈現。


這是一次深入骨髓的文化洗禮,增強了學生對中華文明的自信,對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理想信念。


三千年時空交集中,學生沉浸式感受時代變遷。在實踐與(yu) 體(ti) 驗中思考社會(hui) 發展規律。這是一場融入紅色實踐教育資源,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qin) 和力、針對性,促進學生知識和思想的共同發展的生動教育。為(wei) 高校思政教育打造3300年曆史獨特研學線路,建設研學標杆城市,打造安陽經濟新增長點,助力河南出彩中原!


責編:任萬輝 二審:時高璽 三審:張舸

最新發布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