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程學院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戰略部署,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行業(ye) 性、地方性、應用型”辦學定位,推進“工科辦學體(ti) 係+雙行業(ye) 底色+工業(ye) 軟件牽引”三位一體(ti) 深度耦合,以工業(ye) 軟件賦能高水平應用型大學、新型理工科大學建設,探索出了一條傳(chuan) 統工科院校重塑升級、煥發活力之路。
以工業(ye) 軟件牽引學科專(zhuan) 業(ye) 重塑升級。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產(chan) 業(ye) 發展新態勢,服務河南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迫切需求,超常布局學科專(zhuan) 業(ye) 體(ti) 係。堅持“擦亮行業(ye) 底色、做強工科優(you) 勢、發展工業(ye) 軟件、服務重大需求”“鍛、塑、增、撤”並舉(ju) ,以工業(ye) 軟件賦能專(zhuan) 業(ye) 發展,改造傳(chuan) 統工科專(zhuan) 業(ye) 15個(ge) ,升級優(you) 勢工科專(zhuan) 業(ye) 11個(ge) ,布局新興(xing) 交叉工科專(zhuan) 業(ye) 12個(ge) 。設置11個(ge) 工業(ye) 軟件類專(zhuan) 業(ye) 方向,規劃設置23個(ge) 工業(ye) 軟件基座類、賦能類和場景類專(zhuan) 業(ye) ,成為(wei) 目前全國應用型本科高校規劃設置工業(ye) 軟件類學科專(zhuan) 業(ye) (方向)最多的高校。形成了以工業(ye) 軟件為(wei) 牽引,以工科基礎和行業(ye) 背景為(wei) 依托的學科專(zhuan) 業(ye) 體(ti) 係,探索出了基於(yu) 學科交叉的工業(ye) 軟件人才培養(yang) 新模式。建成河南省新型現代產(chan) 業(ye) 學院,學校成為(wei) 河南省工業(ye) 軟件產(chan) 教聯盟理事長單位、國家工業(ye) 軟件行業(ye) 產(chan) 教融合共同體(ti) 副理事長單位,入選工業(ye) 和信息化部重點領域產(chan) 業(ye) 人才基地。
以工業(ye) 軟件牽引人才培養(yang) 重塑升級。推動產(chan) 教深度融合,形成多元參與(yu) 、共建共享、深度合作的人才培養(yang) 共同體(ti) 。與(yu) 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清華大學大數據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華為(wei) 技術有限公司、中望軟件、山大華天、鼎捷軟件等建立全麵戰略合作關(guan) 係,共建專(zhuan) 業(ye) 、課程、教材和實踐平台。共建課程200餘(yu) 門、實踐平台300餘(yu) 個(ge) ,人員互聘500餘(yu) 人次,與(yu) 用友軟件開發2個(ge) 微專(zhuan) 業(ye) ,與(yu) 科大訊飛等共建6個(ge) 人才創新班,與(yu) 山大華天等?20家頭部企業(ye) 共建12個(ge) 行業(ye) 學院。2022年以來,投入資金2.5億(yi) 多元,建成工業(ye) 軟件樓、裝配式實訓樓、現代製造中心、智能製造工程實踐創新中心及數字孿生實驗室等14個(ge) 工業(ye) 軟件類專(zhuan) 業(ye) 實驗室,有力保障了人才培養(yang) 質量。
以工業(ye) 軟件牽引科技創新重塑升級。深度對接河南“7+28+N”產(chan) 業(ye) 鏈群,融入電子信息等5大產(chan) 業(ye) 集群11個(ge) 重點產(chan) 業(ye) 鏈,大力實施“融鏈行動”,形成“一院一園、一群一鏈”產(chan) 業(ye) 服務模式。新建“河南省工業(ye) 設計中心”“河南省工業(ye) 軟件輔助工程機械零部件形性設計與(yu) 智能加工工程研究中心”等12個(ge) 以工業(ye) 軟件為(wei) 特色的省級科研平台。圍繞工業(ye) 軟件共性關(guan) 鍵技術開展有組織科研,獲批“大柔度智能結構多智能體(ti) 振動主動控製機理與(yu) 方法”“麵向智慧礦井的時空位置感知技術研究及示範應用”等國家自科基金、省重點研發項目。學校主持獲頒國家標準、行業(ye) 標準31項,其中工業(ye) 軟件類國家標準2項。麵向工業(ye) 機理軟件化、傳(chuan) 統製造業(ye) “數轉智改”等行業(ye) 需求,開展關(guan) 鍵技術聯合攻關(guan) ,為(wei) 企業(ye) 定向開發MES、設備運維工業(ye) APP、QMS等工業(ye) 軟件產(chan) 品,取得顯著效益。近3年,學校主持國家重點研發、國家基金47項,省重點研發等省部級項目800餘(yu) 項,獲省級以上科學技術獎17項。
以工業(ye) 軟件牽引人才團隊重塑升級。著力打造創新生態“小氣候”,製定人才強校“黃金十條”,構建近悅遠來人才發展生態。全職引進國家級學術人才擔任工業(ye) 軟件學院院長;柔性聘任中望軟件、華為(wei) 公司、平煤神馬、鄭煤機等高層次人才80餘(yu) 人,引進一批工業(ye) 軟件類優(you) 秀博士;為(wei) 二級學院聘任5名學術院長、名譽院長。學校有國家級人才稱號3人,博士620餘(yu) 人,博導8人、碩導120餘(yu) 人。製定“教師數字素養(yang) 與(yu) 技能提升”方案,開設“工業(ye) 軟件大講堂”,聯合清華大學和中望軟件等培訓工業(ye) 軟件類師資400餘(yu) 人次,為(wei) 培養(yang) 既懂工業(ye) 機理又掌握信息技術的複合型人才奠定了堅實基礎。
以工業(ye) 軟件牽引治理體(ti) 係重塑升級。積極推進育人方式、管理體(ti) 製、辦學機製改革,激發辦學活力和內(nei) 生動力。實體(ti) 化、一體(ti) 化運行工業(ye) 軟件學院、工業(ye) 軟件產(chan) 業(ye) 學院和工業(ye) 軟件產(chan) 業(ye) 研究院,作為(wei) 學校深化院辦校改革的人才特區、學科特區,製定“低職高聘”等26項放權賦能清單。建立“三全育人五育融通”立德樹人係統化落實機製、黨(dang) 建和事業(ye) 發展深度融合“六融六促”機製、幹部隊伍作風建設“五講五有”機製、保發展保穩定保落實“三保三促”機製,學校被評為(wei) 河南省文明校園標兵,在第三方機構發布的“學校對學生的管理人性化”滿意度調查中居全國高校第18位,“一站式”學生社區獲評全省“A”類建設單位,努力營造幹事創業(ye) 、風清氣正、簡單美好政治生態,為(wei) 建設高水平應用型大學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