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河南科技學院深入貫徹落實“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ti) 戰略部署,立足學校未來十五年高質量發展戰略規劃,秉持“人才是第一資源”理念,用好黨(dang) 管人才的製度優(you) 勢,發揮好引才育才前端“火車頭”功能,切實促進科研創新中端和成果轉化後端融合發力,為(wei)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建設現代化教育強省提供有力支撐。學校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成效檢驗“三端”融合發力新成果,努力打造“三端”支撐的高質量發展大格局。
引才匯智,點燃人才集聚“強引擎”,激活引才育才前端。聚焦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jun) 人才、青年創新人才等群體(ti) ,健全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引進體(ti) 係,完善人才引育模式,優(you) 化人才培育氛圍。根據學校事業(ye) 發展需要,成立由校領導帶隊的11個(ge) 外出招聘小組,利用撒網式引才模式,每年前往全國30餘(yu) 個(ge) 城市、超100所高校進行招才引智。製訂年度人才招聘工作計劃,對於(yu) 高層次人才實施“一事一議、一人一策”靈活引進政策。2024年以來,先後聘任陳潤生院士和伊戈爾·馬祖連科院士作為(wei) 學校講席教授和特聘教授,聘任2名國家“萬(wan) 人計劃”領軍(jun) 人才為(wei) 學校“百泉英才”領軍(jun) 人才,引進優(you) 秀博士76人。注重發揮高層次人才學術引領和示範帶頭作用,聚焦創新發展,深化開放合作,積極開展學術合作交流,先後邀請院士、國家傑青、國家“萬(wan) 人計劃”領軍(jun) 人才等知名專(zhuan) 家學者到校開展學術交流200餘(yu) 人次,舉(ju) 辦各類學術論壇19場,使學校學術氛圍更加濃厚,形成源源不斷引育人才的“源頭活水”。
激發活力,搭建院士領銜“高平台”,做強科研創新中端。積極融入新型舉(ju) 國體(ti) 製,主動順應大科學時代科技創新規律,強化有組織科研。2024年10月,河南省中原智能醫學實驗室在學校掛牌成立,並聘任陳潤生院士擔任實驗室主任,重點聚焦生物醫藥與(yu) 人類健康重大需求,推進生物大數據驅動的生命醫學知識發現及轉化應用,努力建設國家級人工智能與(yu) 生物醫學創新平台。構建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科技創新平台體(ti) 係,積極參與(yu) 小麥玉米高效生產(chan) 全國重點實驗室重組;積極參與(yu) 特色肉品加工、雜交小麥、農(nong) 用智能采收機械等領域的部委實驗室申報工作;獲批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各1個(ge) ;學校培育的“百農(nong) 4199”連續兩(liang) 年入選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小麥主導品種,“設施蔬菜殘體(ti) 原位還田+高溫悶棚土壤處理技術”入選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2024年農(nong) 業(ye) 主推技術。2024年以來,學校獲批國家級、省部級等各級各類科研項目189項,縱向科研經費7542萬(wan) 餘(yu) 元;獲kaiyun体育登入口科技成果獎一等獎2項、全國商業(ye) 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項、全國設備管理與(yu) 技術創新成果特等獎1項,獲評全省科協工作先進單位。
守正創新,賦能區域發展“新探索”,做實成果轉化後端。積極探索校地、校企合作新路徑,建設特色成果轉化生態體(ti) 係,完善科研創新與(yu) 成果轉化循環促進機製,努力打通科技成果向新質生產(chan) 力轉化“最後一公裏”。2024年以來,學校先後與(yu) 輝縣市人民政府、河南省中原農(nong) 穀投資運營有限公司、河南省第二建築集團等簽訂合作框架協議;與(yu) 河南省農(nong) 麥種業(ye) 有限公司、河南心連心化學工業(ye) 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西田園生化股份有限公司、中華農(nong) 業(ye) 科教基金會(hui) 、華中農(nong) 業(ye) 大學等科研院所及企業(ye) 簽訂橫向科研項目68項,合同金額5272萬(wan) 元,到賬金額1373萬(wan) 元;成果轉化合同當年到賬金額829.5萬(wan) 元;與(yu) 規上企業(ye) 共建校企研發中心42家,並完成省教育廳入庫備案和掛牌,其中1家校企研發中心獲得首批河南省示範性校企研發中心資格。以科技專(zhuan) 項為(wei) 依托,利用成果轉化帶動國際合作,累計在中亞(ya) 五國推廣種植棉花360萬(wan) 畝(mu) 、玉米430萬(wan) 畝(mu) ,為(wei) 河南農(nong) 業(ye) 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貢獻了科技力量。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必須堅持黨(dang) 管人才,堅持麵向世界科技前沿、麵向經濟主戰場、麵向國家重大需求、麵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全方位培養(yang) 、引進、用好人才,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為(wei) 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提供人才支撐,為(wei) 2050年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打好人才基礎。”下一步,河南科技學院黨(dang) 委將繼續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持續加強新時代黨(dang) 對人才工作的全麵領導,全麵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精神,以及全國教育大會(hui) 、全省教育大會(hui) 精神,充分彰顯學校“源於(yu) 農(nong) 、興(xing) 於(yu) 農(nong) 、發展於(yu) 農(nong) 、服務於(yu) 農(nong) ”的鮮明辦學特色,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ti) 化發展,著力培養(yang) 擔當民族複興(xing) 大任的時代新人,為(wei)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作出更大貢獻。
作者係河南科技學院黨(dang) 委書(shu) 記,原文刊載於(yu) 《河南教育》(高等教育)雜誌202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