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至28日,中央人才工作會(hui) 議在北京召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會(hui) 上發表重要講話,為(wei) 新時代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記者從(cong) 教育部了解到,教育部始終把人才培養(yang) 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構建了人才培養(yang) 的新格局,不斷提升人才培養(yang) 的自主性、自信心、自豪感。
發揮製度優(you) 勢,讓人才培養(yang) 紮根在中國大地上
教育部始終堅持為(wei) 黨(dang) 育人、為(wei) 國育才,堅持紮根中國大地辦教育。首先是把準政治方向,堅持和加強黨(dang) 對教育工作的全麵領導,全麵貫徹黨(dang) 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hui) 主義(yi) 辦學方向,牢記“國之大者”,胸懷“兩(liang) 個(ge) 大局”,在加強教育係統黨(dang) 的建設、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係統謀劃和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上幹實事求實效,讓黨(dang) 旗始終在育人一線高高飄揚。
其次是堅持立德樹人。教育部持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體(ti) 係,開展三全育人綜合改革,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ti) 化建設,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qin) 和力、針對力。深化課程思政,推動專(zhuan) 業(ye) 教育與(yu) 思政課同向同行。健全教材建設和管理製度,充分發揮教材培根鑄魂、啟智增慧作用。
第三是發揮製度優(you) 勢,堅定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教育的製度自信,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全麵提高人才培養(yang) 質量。
貫通“培養(yang) 鏈”,構建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
教育部正以提高培養(yang) 質量為(wei) 核心,以超常規培養(yang) 拔尖學生為(wei) 重點,全方位謀劃、全要素改革、全周期支持、全鏈條銜接,打造基礎學科人才培養(yang) 新格局。
首先是貫通“培養(yang) 鏈”。教育部提出推動基礎學科人才培養(yang) 要在基礎教育階段、高等教育階段、職業(ye) 發展階段進行有序銜接,深入推進考試招生製度改革,擴大基礎學科生源基礎,探索學生畢業(ye) 後發展的長周期支持。
其次是搭建“立體(ti) 網”,注重人才培養(yang) 的整體(ti) 性,對人才培養(yang) 的選拔、培養(yang) 、評價(jia) 、使用、保障等關(guan) 鍵環節進行全麵設計;注重人才培養(yang) 的係統性,深化專(zhuan) 業(ye) 、課程、教材、教法等關(guan) 鍵要素綜合改革;注重人才培養(yang) 的協同性,充分調動學生、教師、管理人員等各方麵積極性。
第三是構建“金字塔”,強調要科學確定基礎學科培養(yang) 規模和布局結構,分類推進基礎與(yu) 應用人才培養(yang) 。堅持“夯實塔基”與(yu) “構築塔尖”相結合,在提升基礎學科人才培養(yang) 質量的同時,采取建立拔尖學生培養(yang) “特區”等方式,超常規培養(yang) 基礎學科人才。
“破五唯”,創新人才培養(yang) 機製
目前,教育部正圍繞人才的選拔、培養(yang) 、評價(jia) 等關(guan) 鍵環節,推進深層次改革,加強針對性引導,為(wei) 有誌向、有誌願、有誌趣投身基礎研究的拔尖學生暢通成長渠道。
首先是改革選拔機製,為(wei) 拔尖學生脫穎而出“設通道”,教育部實施了“強基計劃”,聚焦數理化生等基礎學科專(zhuan) 業(ye) ,在36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開展改革試點。同時探索頂尖人才選拔培養(yang) 模式,在北大、清華設數學“英才班”,指導清華實施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jun) 人才培養(yang) 計劃。
其次是創新培養(yang) 機製,為(wei) 學生多樣化培養(yang) “留空間”。教育部正在深入實施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yang) 計劃,深化書(shu) 院製、導師製、學分製改革,吸引優(you) 秀學生投身基礎學科。已經啟動的“國家關(guan) 鍵領域急需高層次人才培養(yang) 行動”,正在傾(qing) 斜支持數學、物理等學科,與(yu) 此同時構建學科建設、研究生培養(yang) 與(yu) 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的協同機製。
第三是完善評價(jia) 機製,推進人才培養(yang) 評價(jia) “破五唯”。教育部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jia) 改革總體(ti) 方案》,正在建立符合基礎學科特點的評價(jia) 製度,科學設立評價(jia) 指標,探索開展多主體(ti) 、中長期評價(jia) ,注重對學生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發展潛力的綜合評價(jia) ,以評價(jia) 改革牽引人才培養(yang) 綜合改革。
匯聚支持合力,強化人才培養(yang) 保障
為(wei) 更好地優(you) 化人才發展環境,為(wei) 基礎學科人才培養(yang) 提供有力保障,教育部正在3個(ge) 方向上發力。
首先是建強教師隊伍,加大對基礎學科人才的支持力度,長江學者、教學名師等人才計劃均向基礎學科傾(qing) 斜。
其次是加大經費投入,建立國家、地方、學校、社會(hui) 多元投入機製,優(you) 化經費支出結構,為(wei) 基礎學科人才培養(yang) 提供穩定的經費支持,研究提高基礎學科生均撥款標準,加大優(you) 秀學生資助力度。
第三是搭建成長平台。教育部實施了“高等學校基礎研究珠峰計劃”,布局建設前沿科學中心,推動建設基礎學科國際學術交流中心,並構築產(chan) 學研融合的創新生態和育人生態。